倘若高郵縣稻谷畝產的提高可以推而廣之,那一個大乾朝豈不是再無饑荒
那兩天姜雪寧憂愁極了。
想這衛梁得了勢,對自己來說絕不是一件好事,正琢磨要怎么搞這人呢,外頭內務府的太監又風風火火抬著什么東西來了。
那是滿滿的三筐上好的高郵咸鴨蛋。
太監說,是高郵縣令衛梁今次上京特意托人孝敬她來的,專門感念皇后娘娘當年舉薦之恩。
姜雪寧簡直懵了。
一時難以分辨這到底是嘲諷還是嘲諷。
但總之衛梁好像半點不曾察覺她之前的惱羞和惡意,簡直把她的“恩情”刻在了心里,因此連蹦三級在戶部擔任要職后,還逢人便說皇后娘娘乃是個少見的好人,旁人對她實在是誤解太深。而且動輒便送些時鮮瓜果入京,那陣子御膳房都不用到外頭采買了。
就這樣,姜雪寧莫名其妙籠絡了一位被百姓奉為真正的“衣食父母”的能臣。
她忍不住想――
旁人對本宮那真的不是誤解,衛梁你對本宮這才是誤解太深啊
但反正天上掉下來的餡餅不接白不接,況且衛梁的腦子大約都只用到了讀書和種地這兩件事上,于朝堂爭斗實在半點敏銳也無。
旁人都以為他是自己心腹。
姜雪寧也少不得絞盡腦汁為對方斡旋,對方但有莽撞得罪人或者擋了別人的路被別人算計時,都得她跟在后面當牛做馬地善后或者回護。
有時候她都納悶本宮和衛梁,到底誰是誰祖宗
總之,久而久之,這腦袋缺根筋的,便對她死心塌地。
一開始是不是誤會,自然也不重要了。
不管朝局如何改換,這樣的人,都是上位者最青睞、百姓們也離不開的。所以姜雪寧想,就算上一世她倒了垮了,衛梁的結局應該都不壞。
最差也不過就是回鄉種地嘛。
反正他喜歡。
這會兒,姜雪寧盯著對方,心情就變得十分復雜,半晌后扯開唇角,貌似純善地微笑起來“衛公子,我問你話呢。”
衛梁一哆嗦“在、在下”
姜雪寧拿出了上一世哄傻子的耐心“誰告訴你的”
衛梁恨不能挖坑把自己埋了“是,是在下自己有此擔心,并、并無人告訴過我。”
姜雪寧“”
誰也別攔著我,想把這人打一頓
她眼皮跳了好幾跳,抬起手指來輕輕按住,才勉強繃住了一張即將撕裂的良善面皮,口不對心地夸獎“衛公子真是思慮周全的有心人啊。”
衛梁沒聽出言下之意,以為她真是夸獎。
竟正色道“不敢當,在下也不過只是為生民計,倘若五谷豐了,家國卻亂了,豈非得不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