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伙兒都想著,這回總該輪到賀辰烽和周辰瑜了,沒想到報幕員再一報,居然直接跳到了冬凝園兒的兩位師兄。
臺下的觀眾面面相覷,這意思難道是說,直接用關辰楓和江辰池頂替了夏清園的另外兩位角兒
但蓼風軒怎么可能無緣無故地做出這樣的決定,眾人再仔細一琢磨,逐漸得出了一個合理的推斷
誰都知道賀辰烽和周辰瑜正在為春晚沒日沒夜地做準備,他們是第一次受到邀請,不比老一輩兒的有經驗,大約是要專心搞創作,沒法再分神來準備封箱演出,因此今晚就不出席了。
而臺下來看封箱演出的觀眾,很大一部分都是沖著賀辰烽和周辰瑜來的,得出這個推斷后,觀眾席不由得發出了一陣失落的嘆氣聲,連叫好聲都顯得有些興致缺缺。
這就使得臺上正說相聲的魏辰軒和他搭檔顯得有些尷尬,肉眼可見地連節奏都加快了不少,最后才說了二十分鐘就匆匆下臺了。
主持人再次出場報幕“下面請欣賞蘇州評彈白蛇傳選段,表演者賀辰烽。”
臺下又愣了一陣后,這才爆發出一陣驚喜的掌聲。
果然,兩位角兒還是心系著座兒的,只是這回不說相聲了,偶爾換換口味,展示一下其他才藝。
比如蘇州評彈,是一種以三弦、琵琶為伴奏,由演員自彈自唱,敘說故事的說唱曲藝。
此時賀辰烽手里抱著一把三弦兒,一個人坐在舞臺中央,卻已然是一身說書先生的范兒。唱段流暢婉轉,情節引人入勝,沒表演多久,就引得臺下叫好聲一片。
不得不說,蓼風軒的諸位角兒,個個兒都是多才多藝。
但賀辰烽表演蘇州評彈,當然不是為了單純地展示才藝,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對除了相聲之外的其他曲藝形式的一種帶動。
畢竟他本人的知名度放在這里,在他的表演過后,必然就會有很多粉絲和觀眾去了解、關注蘇州評彈這門曲藝,也算是對傳統曲藝的傳承盡到了微薄之力。
無論是當下熱門的相聲、戲曲,還是相對冷門的彈詞、鼓曲,說到底都要靠“人”的推廣與傳承,需要演員與觀眾的共同努力。
賀辰烽的一段蘇州評彈表演結束后,場內仿佛還回蕩著三弦悠揚的曲調,余音裊裊。
演出到了這里,賀辰烽既然都出場了,周辰瑜必然也是要表演才藝的。
晏朝不知道周辰瑜是不是還有什么大家不知道的隱藏才藝,但是他打心眼兒里希望周辰瑜能再唱一出京劇。
周辰瑜上一次唱京劇,還是在夏清園兒的專場上,據說隔了十年之久,他還特意強調了是“高山流水遇知音”。
晏朝先前一直以為對于周辰瑜而言,他不過是個萍水相逢的過客,也從來都拿捏不準,自己在周辰瑜心中到底占據著什么樣的位置。
但是既然他這么說,晏朝便信了。
他不由得又想起了那個促膝長談的夜晚,他告訴周辰瑜,希望他不要放棄對乾旦的傳承。
如果真的如周辰瑜所說,自己于他而言是知音那么這一次,他會愿意再開一次腔嗎
晏朝心不在焉地坐在臺下,想著這些有的沒的,臺上卯字輩的四位先生已經說完了兩出相聲。
在臺下的一陣陣掌聲中,晏朝這才意識到,周辰瑜到現在還沒有出場。
今晚的相聲類演出已經結束了,這意思就是說,周辰瑜今晚要攢底兒
可是即便他是要唱戲,無論是輩分還是咖位,再怎么說,他一個人都不可能壓過他的師父和師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