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辰瑜說“我還記得小時候,跟在師爺身邊兒沒多久,師爺教我唱的第一出戲,就是西施。”
周寅春點了點頭“你名字就叫沉魚,看來是為這出戲而生的。”
周辰瑜笑著扶了扶話筒“承蒙座兒的抬愛,今兒我和我師爺,給您合唱一出西施。”
老班主十多年不曾登臺表演過,而今久違地上了一次臺,這本身就已經足夠讓人驚喜了。
沒想到他上臺不是為了說相聲段子,而是要和周辰瑜一起唱一出京劇。
臺下已經被這一連串的驚喜環節震驚得說不出話來了,唯有一陣陣熱切的掌聲,如同排山倒海般涌來。
一旁的樂師隊伍已經演奏起了南梆子的伴奏,過門奏畢,祖孫二人齊聲開口唱道“想當日苧蘿村春風吹遍”
周寅春老先生已經年逾七旬,京劇這樣賣力氣的活計,唱腔難免有些顫抖,但周身的風骨與氣韻,依舊不減當年。
再看一旁俊采風流的年輕人,不愧是老爺子親手帶大的孩子,渾身上下都是師爺當年的影子。
許久不曾開嗓的祖孫二人,竟難得地合唱了一出京劇,唱腔婉轉之間,流露出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意味。
這樣的場面,于臺下熱愛曲藝的觀眾們而言,無疑是令人震撼,甚至熱淚盈眶的。
而晏朝坐在臺下,一時間神思有些恍惚,沒來由地覺得,那顆一直以來扭擰在周辰瑜和師爺之間的,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心結,或許就是在此刻,已經悄無聲息地解開了。
臺上的祖孫二人唱完了最后一句,在臺下雷鳴般的掌聲中,周寅春老班主緩了許久,才慢悠悠地開口道“若是有生之年,能為咱們傳統曲藝的發揚盡一點兒微薄之力,老頭子也不枉走了這一遭。”
周辰瑜扭頭看向他,難得認真地道“您已經做到了。”
場館內回蕩起熱烈的掌聲,如同潮水一般,經久不息。
今晚的演出到這里就結束了,隨著觀眾依次退場,諸位v區的大咖們依舊聚集在場館的前排,攀談的攀談,合影的合影,好不熱鬧。
王暉自然也在和其他熟人客套著,晏朝卻站在一旁,心不在焉。
他的眼神不由自主地在亂糟糟的人群中逡巡著,想要尋找那個熟悉的身影,然而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
晏朝只好安慰自己,周辰瑜今天畢竟是紅人,指不定有多少大明星和金主搶著跟他合影呢。
他正這么想著,肩頭就忽然被人拍了一下,他下意識地回過頭,只見周辰瑜不知道什么時候竟然溜到了他的身后,好整以暇地對他挑了挑眉“找我吶”
他剛下臺,還沒來得及換衣服,依然穿著剛剛那一身深灰色的布質大褂兒,眉宇間是不加掩飾的張揚神色,更顯得顧盼神飛。
晏朝被他看得一怔,自然下意識地否認“你少自作多情。”
周辰瑜頓時露出一臉委屈的表情“小晏哥哥,我這么聽你的話,今兒晚上都開嗓了,你居然這么不領情。”
晏朝定定地看了他半晌,忽然發覺自己只要一對上他那雙亮閃閃的眸子,就會驟然間變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