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里走,一路上的花燈越來越多,有傳統的走馬燈、宮燈、紗燈,也有現代化的卡通形象燈,各式各樣,應有盡有,制作都精美無比,巧奪天工,簡直令人嘆為觀止。
花燈并不都是用來展示,也有不少商販在擺攤,大約都是吸引小孩子的,基本上都是各種流行的二次元人物。
走著走著,晏朝忽然被身旁一個小攤位上的一只錦鯉花燈吸引了目光。
他不由得停下了腳步,只見這只錦鯉小巧精致,只有巴掌那么大,被一根棍上連著細繩拴住,內部的小彩燈發出紅色和金色的光芒。
賣花燈的大娘熱情道“小伙子眼光真好,這只小魚就剩下最后一只了。”
晏朝于是問她“多少錢”
大娘說“大過年的,圖個吉利,賣你二百八十八。”
周辰瑜一聽,剛要攔他,就見晏朝已經掏出手機,掃碼付了錢。
沒走出兩步,周辰瑜就數落他道“你怎么這么好坑啊就這么個地攤兒上賣的小玩意兒,成本連二十都不值,你花二百多”
晏朝把那只小小的錦鯉拎在手上,說“我樂意。”
周辰瑜嗤笑了一聲“合著您這是要彌補遺失的童年呢”
說著,他拿起晏朝的那只小錦鯉,一臉嫌棄道“就算要彌補童年,你買個天線寶寶都比這玩意兒強啊,這什么小丑魚,難看死了。”
晏朝也看了一眼那只小魚,固執地道“我喜歡。”
說完他才發覺,自己原來竟也會是這樣一個幼稚的人,幼稚到連看到一只小魚形狀的花燈,都忍不住想據為己有。
可是這只真正的小魚,什么時候才能游進他的池塘呢
然而身旁的小魚卻只顧著嘲笑他了,兩人接著往前走,很快就走出了燈市,來到了一個廣場附近。
晏朝看著不遠處的高樓上,閃著光的“天橋劇場”四個字,這才知道,兩人現在正身處天橋附近。
晏朝雖然沒來過幾次天橋,但對這里的歷史卻也是有所了解的。
正所謂“酒旗戲鼓天橋市,多少游人不憶家”,這里曾經有著最為繁華的平民市場,形成了獨特的市井文化,歷經滄桑,卻又經久不衰。
同時,天橋作為百年前的文化娛樂中心,更是不少傳統曲藝興起的地方。
想到這兒,晏朝笑著問周辰瑜“你要是穿越回民國,是不是就得在這兒撂地賣藝了”
所謂“撂地”,就是在地上畫個白圈兒,作為演出的場地。
周辰瑜拿腳蹬了蹬地面,說“是啊,我就在這兒畫口鍋。”
“畫鍋”是撂地的行話說法,因為鍋是做飯用的,畫了鍋,就是圈了個賣藝的場地,藝人就有碗飯吃了。
說著,周辰瑜又沖晏朝挑了挑眉“不過我可不會傻站著說一輩子相聲,我就等著用這口鍋圈住晏大爺,娶我回家做姨太太呢。”
晏朝的腳步一頓,扭頭去看他,只見他臉上仍然是那副玩世不恭的神情。那副眉飛色舞的模樣兒,估計就是等著看晏朝吹胡子瞪眼呢。
晏朝知道,他的這種話,其實本意都是想惡心自己,然后看自己的笑話。
可誰成想,晏朝不僅沒被他惡心到,還一不小心就當了真。
晏朝于是也似笑非笑道“那你就等著吧。”
等等看,總有一天要把你娶回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