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面對流賊的生命威脅,相對安定的淮安府對楊家人來說卻不亞于天堂之地,楊父有一同年在淮安府衙擔任經歷司經歷,便考慮前往投奔,舉家投靠。
這個身體其實是不贊成出走的,他覺得自己中了生員,又是知縣的弟子,當留下來一起守御鄉梓,而且現在到處兵荒馬亂,冒然出走外鄉,不見得就是好事。
但他被父親嚴厲喝斥,說他只是生員,不是官員,守什么土
最后父命難違,家人匆匆準備后就隨同逃亡大軍離開了鹿邑縣城。
然后
這天下到處都是匪賊,但遇上小股匪徒還好,逃難的楊家各人族人親戚數十人,男丁十幾個,個個都會操習弓馬,小股匪徒并不懼怕。而且逃亡路上聞聽傅宗龍雖被俘死,但闖賊大隊人馬也往南陽府方向去了。
所以走到亳州后,二伯便想改道永城,去把自己女兒女婿一家接走,眾人商議后也覺得現在形式還好,就贊同了二伯的意見。
最后走到濉溪集的時候,就遇到徐州賊程繼孔、王道善、張方造的大隊人馬。
“自賊亂來,殺人不可勝計,輻輳盡成荒蕪,吾上不能報家國,下不能護鄉梓父母,愧為人子矣。”
慘烈的一幕每每在吞噬他的心靈,潮水般的賊寇,男丁拼死抵擋,女子為免遭賊子凌辱,最后都用隨身刀具自盡。
為保護自己突出重圍,父親、大伯、二伯、堂兄弟們拼命戰斗,只有自己捆上弟弟妹妹,在書童楊大臣拼死保護下,最后僥幸殺出重圍,余者皆戰死。
事后自己與書童楊大臣去當地尋找,現場一片狼藉,親人們的遺體個個被糟蹋得不成樣子。
痛哭,火一樣的憤怒,海一樣的仇恨烙在心中,然禍不單行,在埋葬完親人們的尸體不久,又遭遇了當時匪徒中的一股,一番激戰后,與書童楊大臣又失散了。
心靈深處又被深深劃上一刀,一連串的打擊與折磨下,使得這個身體心力交瘁,全靠一股毅力支撐。
待逃到一個相對安全的地方后,卻終于不支倒下,讓自己這個后世的靈魂占據了身體。
只是,原來那個靈魂執念極深,身體中殘留的意識無時無刻不在折磨著他,影響著他,最后都讓自己分不清哪個是哪個。
“吾有愧也”
楊河只覺一陣陣眩暈,忽然他聽到一陣“哥哥哥哥”的聲音。
楊河猛然驚醒,原來自己頭痛之余,不知不覺睡著了,然后他聽到弟弟妹妹的呼喚聲,還有陶罐中水沸滾的聲音。
“哥哥,是大臣哥哥”
“什么”
“瑛兒聽到大臣哥哥的聲音。”
楊河凝神細聽,果然外面隱隱約約傳來聲音“少爺,少爺”
“大臣”
楊河大喜,連忙沖出葦屋,弟弟妹妹也歡聲跟了出來,“大臣哥哥”
楊河舉目往聲音處看去,小莊子左側那邊也有一座村邑廢址,周邊連綿的蒿草,隱隱看不到人。不過此時雜草中還是有人影閃動,還傳來隱隱約約的怒喝聲“敢搶老子的東西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