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事在不久后結束,在那刀盾手被殺后,余下的匪賊猛然回醒過來,這場原以為輕松無比的戰事,竟然造成了慘重的傷亡,算上輕傷者,重傷者,死亡者,己方竟然傷亡過半。
特別四個馬賊不見蹤影,不是被斬殺就是逃走,四個最強悍的步賊也已經死去,他們哪還有戰心,個個狂叫著四散逃跑。
楊河領著眾青壯追了幾十步,又留下對方一些人頭后,就放棄不追了。
他無意多追,雖然這場仗打勝了,但己方一樣傷亡很大,連青壯婦孺算上,傷亡人數可能達到二十幾人,重傷與死亡者極可能達到十人,可謂慘勝,特別傷者急需治療,不能耽擱。
這需要干凈的水,韓大俠告訴楊河,前方兩百步外有一條水渠,渠中水流仍多,渠邊還有一座涼亭,內中可以安放救治傷員。
楊河往他說的方向看去,那一片被雜草樹木掩蓋,遠遠看不清楚,不過韓大俠說那邊有涼亭水渠,應該就有。
楊河吩咐書童楊大臣帶部分人在這邊打掃戰場,余下的人將那些不能動彈的傷者抬到那邊去,輕傷者自己步行。
青壯們仍然亢奮,這是他們正面對決第一次打敗匪徒,往日他們只知道逃跑,一次次逃跑,往往這過程中幾百個人,最后只剩下他們幾十個人,甚至幾個人。
這是第一次例外,所以他們吼叫著,追逐著,那些匪徒中跑不動的傷員,都被他們直接揮棍打死。
不過也有一些青壯陷入悲痛中,兩個馬賊的弓箭拋射,還有最后兩個馬賊直沖進來,就有不少婦孺受傷,甚至遇難。
楊河就看到一個青壯跪在一個小男孩前,他哭得無比傷心,旁邊還有一個婦人同樣呼天搶地。這小男孩被沖進來的馬賊直接踏死,內臟都流了出來,小臉上還殘留著無比的恐懼與痛楚。
戰場其實很慘烈,空氣中充滿濃重的血腥味,好在弟弟妹妹沒事,讓楊河安慰些。
傷者必須馬上得到救治包扎,楊河留下楊大臣、韓官兒等打掃戰場,收容尸體,余者往水渠那邊轉移。
趙中舉等人先行一步,依楊河吩咐去準備熱水,干凈布帶,齊友信則組織人手攙扶傷員等。
他已經看到受傷的女兒,看女兒齊婉德臉上中了一箭,箭桿雖然折去,也粗粗包扎一下,但仍然呻吟不止,氣息微弱,不由心急如焚。
眾人急忙過去,楊河帶著弟弟妹妹與韓大俠隨同前往,楊河不用說,韓大俠作為獵戶,也多少懂得救治的知識,前段時間眾人被狼群襲擊,受傷者就多虧了他。
果然二百步外有一處水渠,渠水仍多,還是活水,渠邊處有一座涼亭,楊河到時,趙中舉已經開始燒水。
她組織婦人們在亭內搭了處火塘,四塊石頭簡陋的擺放,下面燒了堆火,一個鐵鍋架在上面,里面裝滿了水。亭邊堆了一些茅草,傷員們抬扶到后,就一個個靠躺在茅草上。
楊河看趙中舉也準備了一些布帶,從各個難民包裹中收集,但看著這些“干凈的布帶”,楊河搖了搖頭,只得拿來自己的包裹,從內中找出一些柔軟干凈的內裳,在眾人可惜目光中,撕扯成條塊作為繃帶。
他心中暗嘆,逃難途中物資太缺乏了,沒有棉布棉紗制成的專門繃帶,也沒有專門傷藥,勉強找些草藥充數,對傷員救治太不利了。
此戰中箭的人不少,這個時代沒有抗生素,沒有消炎藥,非常容易就得破傷風,想想后世在家中被金屬片割傷了都要去打針,就知道被利箭射傷的后果。
在缺乏藥物情況下,為防止感染,清洗傷口就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