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河吩咐楊大臣等殺手隊頭目自行揀兵,在青壯中選人,然后一甲滿十二人后,以甲長挑選有力伶俐者二名,為一伍長、二伍長,報由隊長同意,再報由他楊河同意。
然后殺手隊兵員滿后,會給他們發下黑色頭巾,深紅肩巾,青藍色短身罩甲,細密布鞋厚襪,解首刀,長矛,圓盾等裝備。
在楊河要求中,他們伍長級別的人物都需識字,晚上跟那些孩童與嚴德政一起念三字經。
他特別強調,識字多寡,是日后升遷的重要標準。
其實對編伍種種,為什么要,伍中老人都是一頭霧水,就連韓大俠,齊友信都在奇怪,為什么一隊兵要設兩個隊副,有甲副了還要兩個伍長
然楊河不需要他們明白,只需遵從便是。
至于輜重隊,都是殺手隊挑剩不要的人,青壯寥寥,滿是老弱,大多只裝備頭巾、鞋襪、與解首刀。
當然,圓盾每人都會配一面。
河神廟前一片喧嘩,各難民忙著編伍,領取武器裝備。
淮北這一片的人,各州各縣口音方言差不了多少,沒有語言上的障礙。
難民們又多是分散的流民個體,沒什么宗族力量,加上楊河收容他們,對他們有活命之恩,所以他們都是溫順的服從,楊河怎樣安排,他們就怎么做。
從永安集獲取的物資擺放在楊河面前,大堆的頭巾,號衣,肩巾,鞋襪,解首刀,長矛,這些物資的獲取解決了楊河的燃眉之急,并由他親自一一發放。
青壯們在新任甲長的帶領下一一上前,各人領到裝備后都非常高興,特別那些殺手隊員們,個個愛不釋手。
厚實的黑巾裹著,將頭與耳包得緊緊的,保持了頭部的溫度,一色的青藍色短身罩甲,深紅肩巾,使他們形成了統一的制服,給自己以歸屬感,給外人以壓迫力。
這也是一只隊伍的基本標準,厚實的肩巾同樣冬天可當圍巾,在脖子處繞幾圈,更可以保證此處的溫暖。
還有厚實的鞋襪,穿在腳上非常暖和,有些人甚至舍不得將鞋子穿在腳上。
快大冷的天氣,一些難民仍然穿著草鞋或是打著赤腳,厚實的布鞋對他們太奢侈了。
還有長矛,由棍棒截成統一標準,并安裝入矛頭內,一手持著,就裝備起來。
圓盾隨之發下,可背可持,雖然只是一塊木板,卻可以防護弓箭的拋射與直射。
楊河看各人頭上裹了黑巾,穿上罩甲衣,圍著肩巾,拿著長矛背著圓盾,腰間再別上解首刀,立時顯出精神與銳氣,連新加入的流民青壯也不例外。
楊河滿意的點了點頭,老人們亦是感慨,這些新人趕上好時候啊。
不過他們也沒什么不滿意,因為有這些新人在,他們才能出頭,個個成為伍中軍官頭目,若楊相公擴大人馬,自己更是水漲船高。
暫時楊河不準備對他們進行訓練,現在居無定所,并不合適,而且新來的難民身體糟糕,體力不足,不足以支撐操練。
或許過些天后,略為補充營養,閑時可對他們進行簡單的站位教導,培養他們的紀律服從意識。
不過今天是第一天,該有的下馬威還是要的,楊河讓殺手隊站隊,讓他們以甲為單位,站成五排。
并設一個標準,要怎么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