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進入十月,寒風更烈。
一行人在荒野上行走,腳下滿是厚厚的沙土,到處是撂荒的農田,然后雜草頑強的生長出來,特別靠近河邊地帶時。
沙壤地、鹽堿地、沼澤地、洼塘地,讓一行人行走非常困難。
遠遠看去,前方似乎有山嶺的影子。
“相公,就是那座山頭,那就是奶奶山。”
張出恭指著西北處的一座山頭對楊河說道。
楊河在馬上仔細看去,果然那邊有一座山。
靈璧境內的山嶺海拔都不高,基本就是一百多米,很多山頭也比較分散,在平原上眺望,不仔細看,遠遠的很難發現。
“山啊。”楊河感覺自己很久都沒看到山了。
而今天一早,他們就出發了,隊伍中并沒有胡就業、胡就義、曾有遇、陳仇敖四人。
倒不是他們不愿意留下來,而是他們住在開合山那邊,要回去收拾行李。
他們也沒有明確說要不要留下來,但楊河與他們說好了,愿意歸入伍中,一視同仁。
不愿意,護送到邳州,每人付五兩銀子的雇傭費。
這價碼不低,畢竟當兵一個月也就是一二兩銀子,現在物價騰貴,但五兩銀子到州城買一石米還是可以的,特別秋糧收獲后,糧價多少有點下降,可以購買的物資更多了。
但他們住在開合山下,一來一去六七十里,不時要跨越河流,各種復雜地形,頗不好走。
所以楊河跟他們說定,在奶奶山下等他們一天。
在張出恭兄弟居住的山神廟匯合。
今早天微亮,他們就趕回去了。
此時楊河一行人就是走在前往奶奶山的荒野上,經常寒風吹來一陣沙土煙塵,所以各人除將全身裹得緊緊的,很多人還戴上帷帽,張出恭兄弟也將自己的紅笠軍帽戴上,并往下歪了歪。
楊河當然不例外,弟弟妹妹站在馬鞍后的背簍內,臨出門時,楊河就給二人戴上帷帽了。
韓大俠全副武裝,打著披風,遠遠在前方開道。
然后是殺手隊,一色的黑巾罩甲,背著圓盾,扛著長矛,警惕地注視著周遭的一切。
他們行走時,楊河安排以甲為單位,一甲一甲的走,甲長走在前面。
中間是婦女孩童,除了挑各種擔擔外,還有一些婦女身上有背簍。
現在天氣越冷,一些較為稚小的孩童長途跋涉可能受不了,楊河就讓孫招弟的采集隊背負。
最后是輜重隊老弱,裹了黑色的頭巾,身上背著圓盾,腰間別著解首刀,挑著各樣的物資。
一行人行走,也算井井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