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取了一根火箭在手,說道“能試射一下嗎”
張出遜說道“讓小人來。”
他接過楊河那根火箭,取了個木架走出大堂,眾人都跟了去,一直走出廟門。
張出遜在廟外停下,他的架子上綁著火繩,他從腰間取出火摺子點燃了,將火箭搭在架上,然后瞄向一個方向。
楊河看去,那個方向豎立著一塊木靶,約有一個人的身子大小,他估了估,距離約有七十步,也就是一百米多一些。
眾人屏聲息氣看著,張出遜瞄著,將箭身緩緩向后拉,引線越來越湊近燃著的火頭。
猛然火線嗤嗤的燃燒起來,“嗖”一聲凌厲的箭矢呼嘯,一道平直的軌跡呼嘯向前,羽翼搖曳,只片刻間,火箭就準確命中了七十步外的那塊木靶。
“好。”
“好箭”
“犀利”
楊大臣等人都是用力拍手,韓官兒臉上也露出佩服神往的神情。
楊河也是嘆為觀止,好犀利的火箭
依他估計,剛才那根箭矢的力道,距離,換成弓箭的話,至少要中力弓才能射出,也就差不多需要一百磅的力氣。
而火箭就輕輕松松達到了這個目的,根本就毫不費力。
他心中沉吟,火箭果是神器,不需要制造強弓,訓練起來也比培養弓箭手容易,這就省了大量的花費,多年的工夫。
一張好弓制造往往需要幾年時間,弓箭手的培養更不容易,要訓練很多年,還要有很強的臂力。
象楊河自己,雖然可以開上力弓,但訓練多少年了
他以開強弓為傲,但放在火箭上,卻可以很輕松的射到他的箭矢,只要箭大藥多就行。
使用火箭后,箭矢的強勁不再跟弓力強度,只跟箭只的大小,噴筒的藥力有關。
火箭制造雖然不容易,但卻沒有鳥銃難造,更沒有炸膛的危險。
楊河考慮是否將長矛兵換成镋鈀兵,戚家軍中廣泛使用镋鈀兵,每個镋鈀兵都配有火箭,遠用火箭殺敵,近用镋鈀與敵交戰,架拿敵械,镋鈀兵素被稱為軍中最利者。
就算長矛兵不換成镋鈀兵,楊河認為也可為長矛兵配上火箭。
在矛桿上制作一個架放凹槽,捆上火繩,戰時就可以先發射火箭。
不過現在就是缺乏火箭工人,不說象張出遜這樣的高手,有煙花制作經驗的工人都很難找,以后再說。
楊大臣等更是圍著張出遜,讓他再射一箭,讓張出恭與張出敬相視而笑。
不過張出遜也說火箭雖然犀利,但也有與別的火器一樣的毛病,就是保存不容易。
好的火箭噴筒褙筒要用礬紙,間以油紙,才可以不走硝,制好的箭頭最好抹上大麻油,或是魚油防銹,然后油紙包裹好放入木箱中,存放于防潮倉庫,可以保存二年。
但種種因素下,其實很難說可以保存到多少時候。
一般軍中評價,此物最不耐久收。
特別火箭是消耗品,單些火箭制作不菲,只有量大制造才會劃算些。
老白牛多謝“最愛趙中舉”的盟主打賞,還有“喂你吃大西瓜”的三萬護法打賞,還有其它書友,如王公公等。
趙中舉老書友了,從千戶時跟讀,小兵時不斷在qq上提意見,續南明也經常給我發資料,“趙中舉”這個名字就是他的,本書還想要,我就給他整成女的,哈哈。
不過我知道趙兄經濟上比較寬裕,打賞不會給他造成負擔,也欣喜的看到“喂你吃大西瓜”書友的經濟實力好轉,有這個能力支持自己喜歡的書籍。
但我還是那句話,量力而為,打賞是心意,不在多寡,不論是打賞一百點,還是一萬點,我都一并感謝。當然,將來入后,讀者朋友們要看正版,這是肯定的。
還有,一些地圖等資料我已經發到微博上,大家可以搜最棒的老白牛,以后也將實時更新相關地圖,戰場形式等。
有書友建議我開微信公眾號,汗,搞個微博我都不斷去刷,時不時想看一下,再搞個微信公眾號,就沒有時間與心思寫作了。
所以什么認證,什么微信公眾號,什么書友群,七七八八的東西,全部免了。
另明早八點還有一章。,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