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的匪賊估計有一千五百人,混亂追殺中有一千人喪命,余者不知去向,不過依夜不收裴珀川的稟報,他們大多往東北而逃,可能是去投奔銅山匪。
他們領頭的,就是那六個馬賊了,不過追殺途中,裴珀川斬殺了兩個馬賊,繳獲了兩匹戰馬。
因莊中工匠缺乏,楊河倒希望此戰能捕獲一些工匠什么,只是這些人不知是逃跑了,或是混亂中被殺,楊河并沒有工匠收獲。
除了明面上的收獲,此次各莊也發了大財。
土匪屬于富裕行當,流寇就更富,因為朝不保夕,他們都習慣將家身背在身上,所以被殺死的一千匪賊中,每人身上都有幾兩到幾十兩不等的細軟金銀。
收羅匪賊腰包后,各莊莊丁都是腰包滿滿的,個個喜逐顏開。
按潛規則,這些繳獲屬各青壯莊丁私有,并不需要上繳。
而按事前的聲明,此戰明面繳獲新安莊取一半的金銀,一半的兵器,全部的糧米。
然后余下一萬兩銀子作為鄉勇軍費。
又余下一萬多兩銀子,除了撫恤死傷者,賞賜輔兵與一些驍勇戰士,剩下好幾千兩銀子都鄧巡檢與各當家分了。
各人皆喜笑顏開,如此收獲,如果再來幾次,各人還辛辛苦苦種什么田
眾人也覺楊相公是厚道之人,他雖吃了大頭,也不忘給余下人喝些湯。
分配繳獲還是事前聲明,光明正大,堂堂正正,讓他們感覺跟隨新安莊的好處。
已經有人迫不及待,豪情的詢問楊相公,什么時候去打銅山匪
楊河當然沒興趣去打什么銅山匪,就讓他們去跟劉澤清等人拼個你死我活,以后李青山等人敗了,再看看銅山匪在不在。
若不在,就占了那片地方。
若在,想必一幫落水狗也不足為慮。
他們在焦山莊停留一天,然后第二天班師回莊,焦山莊雖殘破,不過楊河也決定占了。
他在這邊留守了二十人的兵力,一甲的殺手隊兵,一甲的火器隊兵。
人雖少,但此戰之后,想必沒有不開眼的人敢來打這莊子的主意。
況且新安莊就在二三十里外,若有什么事,過來救援,只是片刻間的事。
大軍攜帶繳獲回到新安莊,一片歡騰不表,而十二莊聯軍大敗焦山匪賊之事,可謂震動四野。
新安莊之名,真正遠近傳揚。
楊河之名,也正式進入這一附近各有心人眼中。
戰前楊河曾與各莊商議鄉勇之事,暫時楊河還是讓他們回鄉,只等半個月后,在十一月的十五日,開始正式考核,連新安莊的隊兵一起,輜重與戰兵,約在五百人之數。
同時楊河還與各當家議定,在新安莊前開設圩集。
地點就設在巡檢司官道一片,每七天一次,為十里八鄉指點圩集地點,余處不得開設。
這一片村寨不少,青壯有二千三百之數,普通人口也有上萬之多,對商品的需求還是猛烈的。
以前是匪患,大家不敢出門,現在焦山匪剿滅,以后還會有五百鄉勇坐鎮,各家各戶就可以放心的趕圩了。
楊河并不打算在新安莊內開設民鋪,除了信得過之人,他也不會讓普通人進入莊寨。
外人一多嘴就雜,不安定因素增多。
何況在巡檢司那邊開設圩集,離新安莊不遠,要購買什么商貨物資也非常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