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是建立在北岸太平無事的基礎上
楊河心中嘆息,發展艱難啊,依他知道的,以后大戰惡戰還會連綿。
別的不說,今年上半年,窺探靈璧、睢寧等地的流寇,就不單是李自成、羅汝才部這一只。
革左,張獻忠等人恐怕也會來摻一腳。
歷史上就有這么一句“崇禎十五年四月下,左金王合回、革,獻諸賊連營二十里趨潁州,以報壽州之役也。雙方戰于城南樊家店,流賊失利退卻,掠蒙、宿、靈、虹、睢諸地而渡淮。”
今天是崇禎十五年二月三十日,明天就是三月一日。
這三月就算打退李自成等部,四五月張獻忠等人又來。
仗,有得打啊。
自己本錢又這么少,每打一場仗,都要慎重又慎重。
這也是他將基地設在北岸的緣故,那南岸之地到處是兵匪流寇,根本就不能發展生產。
不過環視諸人,楊河心中奮起雄心,想去年逃難,他身邊不過一個書童,年幼的弟弟妹妹三人,現在已經有二莊之地,精兵七百,披甲人四十,馬隊六十。
以后他的兵力會更多,地盤會更大,他的勢頭會發展得越好
他緩緩環視諸人,沉聲道“為我新安莊,諸君,努力”
崇禎十五年三月一日,楊河親率大軍六百五十人前往睢寧城。
正是桃汛,黃河水漲,浩浩蕩蕩東流去,讓人見之心驚。
好在去年黃河沒有封凍,沒有形成凌汛,大船過河還是可以的,只是必須小心。
這過黃河不是開玩笑,河寬十幾里,風大浪急,一不小心翻船的話,他楊河再是命大,也肯定活不了。
事實上這邊水流雖平緩,但翻船的事不是沒有發生過。
好在有驚無險,巡檢司、遞運所這邊出動的都是大船。
午時的時候,楊河一行六百五十人,全部渡過了黃河,往睢寧縣城急趕而去。
剛才下了一陣雨,檐外仍在滴水。
仍是春寒,又帶著濕氣,讓人全身都不好受。
知縣廨客堂內,知縣高岐鳳緊皺眉頭,以手托額,只是頭痛不語,主簿鄭時新焦急的坐著,幾上的茶水早涼了,他也無心喝一口,他無奈的看著不請自來的縣丞劉遵和。
還有典史魏崑崗
此時這魏典史正喋喋不休“逃來睢寧的難民越多,各方都說,流賊已經到了靈璧,流賊已經到了靈璧說不定什么時候就到了睢寧城下。可這城防要緊關頭,我們的楊大人呢,他在哪里他一直吹他有幾百大軍,不斷從縣庫掏錢,可真見了真場,他人呢,去哪了還是他絲毫沒有將我們睢寧城的百姓放在心里”
高岐鳳仍不語,他正與鄭主簿喝茶商議,這二人就急沖沖的不請自來,闖進他的私廨。
特別魏崑崗,區區一個典史,竟敢對他這一縣老父母呼喝咆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