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晴了好多天,官道上的爛泥又曬成了浮塵。
“轟轟”
塵土飛揚。
潮水般的隊伍在官道上涌動。
他們前方是馬隊,衣飾有藍有紅,基本戴著氈帽,披著斗篷,一些披著棉甲的精騎還一股股四出。
他們不但前方官道兩側,還周邊數里,十數里的地界,避免再次遭到伏擊。
馬隊后是步卒,個個戴著氈帽,或裹著頭巾,各種各樣的兵器具備,刀盾、長矛、弓箭、鳥銃、三眼銃等等,人數似乎是前方馬隊的兩倍。
他們隊伍中還拖著一些火炮,雖然都是小佛郎機炮,但也足有數十門之多。
最后是龐大的廝養與饑民隊伍,人拖馬拉,人數又比前方的步卒馬隊加起來還要多。然后隊伍中,就是數不勝數的車輛,騾驢牛等畜生,運送著大量的糧秣輜重。
隊伍人數超過一萬,需要的糧草數目就是海量。
這人吃馬嚼,每一天消耗的糧草數量都在幾百石,輜重隊伍的龐大就可以想象。
龍頭山。
此山距離睢寧縣城西南二十五里,山上有紅土堆,遠望若龍形得名,山上有石鼓寺、青云寺,周邊有寨。山下就是官道,西南有官山,官山的東南有官山集。
此時龍頭山上,除“闖”字,“羅”字大旗,還有幾桿將旗高高飄揚,聚在周邊的,皆是披著厚厚鑲鐵棉甲的精騎。
他們神情彪悍殘忍,個個馬術嫻熟,蔓延著一股暴虐嗜殺的氣息,很多人身邊還不止一匹的戰馬。
將旗前方,正有三個劇賊并轡而立。
這三個劇賊,一人年輕些,可能就在二十歲左右,頭戴氈帽,穿著藍色箭衣,罩著粗氈的斗篷,騎著一匹黃驃馬。
他騎著戰馬,年輕的臉上滿是兇悍與銳氣,頗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質,卻是劇賊李過,闖賊李自成的侄子,歷史上曾為后營制將軍,授封亳侯。
他身邊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騎著烏騅馬,同樣的氈帽箭衣打扮,馬鞍上掛著鋼鞭,面容粗黑,眼神深沉,穩穩策在馬上,就頗有一種狡猾多智的味道。
卻是劇賊袁宗第,南原突圍十八騎之一,與劉宗敏等人一樣,殺妻誓死跟隨李自成,可謂闖營骨干,不久后的前營制將軍,綿侯。
最后是一個年約三十的干瘦賊將,穿著紅衣,罩著灰色的粗氈斗篷,臉上神情輕浮,囂張,狠毒,典型此時流賊大將樣子。
他眼眸中隱隱透著幾分狡黠,卻是羅汝才外甥王龍。
羅汝才別號曹操,最是狡詐多謀,他外甥王龍各方面就頗象他,連嗜好聲色方面都是一樣。
羅汝才妻妾成群,每攻下一處,就收羅各地的戲班與舞姬,王龍一樣如此。他帳中的舞姬少說也有幾十個,個個綾羅綢緞,花枝招展,此時大軍北上報復,戲班舞姬什么,也全部都隨軍攜帶過來。
又有謝君友、田虎、張能、李汝桂等賊將策馬旁邊,都是日后闖營前營、后營的重要將領,或曹營中重要頭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