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兵力,再隨便裹脅些饑民,人數幾千上萬,老實說尋常的縣城都可以輕而易舉的攻下。但他們大敗而歸了,跑回的人馬不到三百人,還是在野外被伏擊慘敗。
此時流寇正猖狂之時,豈能不報復
聞聽謝君友訴說當時經歷,李過等人又豈能不好奇
那睢寧鄉勇使用的火器頗為奇怪,依謝君友等人事后回想,可能是使用后膛裝填的掣雷銃類,就讓李過等人更好奇了。
闖營中因為投降的官兵太多,軍中的火器手自然猛增,他們使用的多是前膛裝填的鳥銃,若佛郎機一樣后膛裝填的掣雷銃不是沒有。但粗糙簡陋,火氣經常會外泄出來,造成使用人員的傷亡。
只有些人自己改造,偶爾軍中一些人使用,但形不成規模。
那睢寧鄉勇卻大規模使用后膛槍,李過此人年輕氣盛,對很多事物也充滿好奇,就極力主張前來報復,順便見識見識。
羅汝才外甥王龍一樣好奇,也跟著來。
袁宗第深沉穩重,素來主張將不因怒興兵,那睢寧一個小地方,骨頭又硬,在他看來沒什么好打的。
大軍就算所向披靡,失敗一兩次也沒什么。
但李過等人極力主張報復,他勸阻不住,也就罷了。不過他為人持重狡詐,東進主力仍留在宿州靈璧,特別留守重將,對宿州城圍攻不停,二萬五千戰兵現在二萬四了,亦只出動六千人。
雖說如此,并廝養,并饑民,他們報復人馬也達到一萬五千人,需要糧草非常龐大。
他們前來,還有約馬騾四千匹,差不多吃的糧草也與人丁差不多,這人吃馬嚼,一天消耗的糧草就在三百多石,眾人準備了半個月的糧草,就近乎五千石。
好在大軍北上,四處“借”糧,也借到了糧草一千多石,算是供給充足了。
大軍從靈璧出發,步卒拖累速度,一路還要各地,防止再次中伏,走了兩天,才終于離睢寧縣城不遠,眼見此處地勢不錯,李過等人就在此駐馬觀望。
望著浩蕩的隊伍,各賊眼中都現出意氣風發的神情,似乎進入崇禎十五年來,大軍每戰,皆戰無不勝。
袁宗第單手持著韁繩,望著源源不斷北上的隊伍,眼中現出沉思。
目前為止,睢寧鄉勇路途設伏的可能已經排除。
哨騎來報,睢寧城的東南北三面不好打,西門外可以排兵布陣,但那睢寧縣的鄉勇似乎準備依城而戰,在城外挖掘壕溝,修建土墻,城墻上似乎也有端倪。
他們擺出一副打硬仗的架式,與沿途遇到的州縣大相徑庭。
己方哨探對他們防務還說不出個子丑寅卯,因為若是逼近,就會遭受他們火銃轟擊,哨騎驅趕。
特別他們哨騎,馬上手銃犀利非常,己方驍騎會騎射的,對上他們火器,都是完全落于下風。
他們還一人三馬,跑得非常快,己方很多情形被他們哨探去,然后見勢不妙,就絕塵而去。
想起他們犀利的哨騎,袁宗第眼中現出謹慎,這伙鄉勇,不好對付。,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