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過哈哈大笑“袁大哥,看來咱們英雄所見略同啊”
袁宗第冷哼道“一物降一物,他們的重盾,對上弓箭,刀斧那是無敵,但對上火器哼,就是三眼銃,也可以解決他們”
李過笑道“咱軍中的火器手可不少,特別小銃狼機,帶了八十門之多,夠他們喝一壺的。”
因為兩次打敗陜西的三邊總督,又攻城略地,現闖營中的官兵太多了,每次幾萬幾萬的增加。
官兵中使用火器之人眾多,鳥銃,三眼銃都有,特別三眼銃手非常多,他們投降后,反應到流寇隊伍中,火器手也非常多。
按明軍中的編制,國初火器手占一成,每百戶兵,銃手十名、刀牌手二十名、弓箭手三十名、長槍手四十名,但到現在,因為火器的興起,明軍中火器比例經常達到一半以上。
不過因為火器質量不佳,威力不足,容易炸膛,火藥更難找,除滿足火炮與炸城需要外,闖營等人隊伍,除部分較精良的鳥銃三眼銃留著,一些精銳的火器手留著,很多火器手都退化成冷兵器手。
他們很多人改用火箭,火箭乃犀利之物,不需要造強弓,不需要使用者臂力,火箭力道的強弱只跟噴筒藥力有關。或許有些人只能用五力弓,但用火箭,卻可輕松的達到十力弓,甚至十二力弓射出的箭矢。
但火箭的制造不容易,特別噴筒的鉆孔非常關鍵,鉆斜了,火箭發射就是斜的,根本射不中人,有些火箭發射還會拐彎的。
火箭的保存也不易,容易走硝,箭頭還需要大量的麻油魚油防銹等。
以闖營隊伍的后勤保障,自然難以為繼,那些火器手繼續退化。
現在闖營隊伍的編制,一般火器手只占一成,使用較好質量的鳥銃三眼銃,余者用弓箭刀矛等。
不過就算如此,他們出動的六千戰兵,火器手人數也達到五百人,別提還有小佛郎機炮八十門。
李過等人認為,如果睢寧鄉勇出動盾陣,就用火銃火炮對付他們,輕而易舉,就可以將他們打垮。
畢竟是劇賊,常年的活動就是打仗,很快針對楊河的隊伍麾下,李過、袁宗第等人,就想出完善的應對之法。
不過具體情形如何,還要眾人到了睢寧城下,看過城防再說,畢竟眼見為實,耳聽為虛。
身旁田虎、張能等人贊聲如潮,連稱大領哨就是大領哨,果然非同凡響,這么快就找到應對之法。
謝君友臉上也滿是自愧不如的神情,他兵馬損失太多,特別損失的多是精騎馬隊,現在在李過等人面前,都是小心翼翼的。
只有王龍臉上閃過復雜的神色,隨后又是那種笑嘻嘻的輕浮樣子。
聽眾人贊頌,袁宗第仍然深沉,李過畢竟年輕,臉上就現出自得,他抓緊馬韁,看官道上人馬如潮,浩浩蕩蕩北上,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煙塵有如長龍在道路上彌漫。
他心曠神怡,這就是他們義軍的隊伍,前后加起來,已經逼近百萬之眾,這里只是很少部分罷了。
他大聲喝道“傳令下去,讓兄弟們加快步伐,午時之前,就要到達睢寧城下”,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