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河微笑道“請起。”
錢三娘站起來,她眼眸忍不住瞟來,看面前楊相公眼神深邃,似乎能讓人迷離,心中就是一顫。
楊河觀察她,他也是第一次這么近距離打量她,看她氣質偏冷,但簡單,干凈,又蘊涵著一絲羞怯。
冷,只是她的外殼,心中亦是一動。
又一嘆,這腿不得了,想起阿韻,那腿也是要夾死人,只是
終究還是回不去了,連身體都換了,只能在這世界開啟新的人生。
他看著她,錢三娘站著,楊河目光下,睫毛顫顫,似乎羞,似乎喜,似乎又有忐忑。
她雙頰都有紅暈,忍不住又瞟楊河一眼。
陳仇敖與張松濤互視一眼,陳仇敖上前,將托盤給楊河。
楊河微笑道“非常不錯,再接再厲。”
將托盤遞了過去,錢三娘接過,兩人手指不經意輕觸,錢三娘手臂微顫,心中就似小鹿亂跳。
她定神,深深的看了楊河一眼,說道“我會的。”
她眼波流動,依然冷艷,但似乎有什么支撐信念,眼眸就有了神光,一撩身后的斗篷,又大步回去。
隨后李如婉上來,得意洋洋,大搖大擺,一人走的空間有兩人多,看著她,楊河不由想起螃蟹。
論功行賞后,楊河招集各將議事,上面的捷報封賞等,不是一時半會可以下來的,還是先忙好自己的事。
軍營內有議事堂,頗為寬大,內有長案桌椅,楊河就招各總級軍官在這邊議事,他決定,睢寧的事定后,自己就回北岸去。
留守新安莊齊友信遣人回報,有一批技師來到,頗有冶工,看來齒輪等問題到了解決時候,楊河認為,可以使用水力了,以后火器盔甲的打制可以加快。
昨日黃管事前來祝賀大捷,也提到商貨中隨有技師前來,讓楊河高興。
現在他新安莊生產能力,每月新安銃百桿,鐵甲一個月更只有十副,或鑲鐵棉甲二十副,極大滿足不了他軍力擴充的需求。
不過沒辦法,他新安莊內,連李天南的妹妹,郁鐵匠孫女算上,也全部不過十五個鐵匠,又分組,火器坊只八人,兵器坊七人。
前次伏擊戰,俘獲流寇廝養工匠五十多人,內鐵匠二十五人,可以極大補充下人力。
不過楊河認為,未來新安銃的生產,如果一個月不能超過三百桿,一年的生產能力達到三四千桿,那他前景堪憂,以后地盤越大,發展越發,越容易成為他人眼中的肥羊。
看來看去,水力使用不可避免,每月新安銃的生產能力,一定、至少要達到三百桿,一年三千五百桿。
盔甲的打制也要加快,他麾下的披甲率,一定要提高上去。
要知道他未來的對手之一,清兵,可是達到三兵披一甲的幾率。
滿蒙漢八旗十幾萬人,披甲兵就有好幾萬,這是個驚人的數字,至少在大明,這個披甲兵數量穩居第一。
這個奴隸野蠻部落國度,經過多年的經營,至少在軍事上,已經有了非常豐厚的底蘊。
楊河其實心中一直憂心,但技術好說,工匠難求,好在有技師來了,各方面的零件,技術等等,慢慢可以得到解決,這樣水力使用,就有可行的可能。
除了武器,還有軍力的擴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