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時候脫盲,什么時候才成為正經正式的軍官。
最后楊河道“眼下講武堂有副山長一,遠遠不足,再增張松濤為副山長。”
眾人又看向張松濤,這家伙,半路出家,只因是讀書人,就被任為統計所主管,任一段時間的中軍官,又轉任一總之職。
現在又成為講武堂副山長,看來讀書人就是占便宜。
眾人又商議一些軍伍細節,如各隊原有旗,但匯集各方意見,各隊旗還是改為背旗,就插在隊長的身后。
一個竹筒,背旗就插在上面。
然后各隊原有隊長一人,隊副二人,旗手與護旗手,便火器隊這五人皆為翼虎銃手,也就是張出敬使用的那類三眼火繩槍。殺手隊為刀盾手,增強火力與戰力。
不過中軍各隊倒皆設旗幟,旗與把總旗一樣大,五十五人編制的,旗手一,護旗手一。
二百三十人編制的,一樣旗手一,金鼓手一,護衛五,護衛兼任傳令兵,有時甚至哨探。
但騎兵隊金鼓手改為號手,曾有遇哨探隊除了哨探,還會兼任神射手。
以后他們騎兵隊,哨探隊,都會使用部分的三眼燧發翼虎銃,可馬上使用,射程比三眼燧發手銃遠一些。
他們還會用部分火箭,等于馬上可以開十力,甚至十二力強弓,還不需臂力。
零零碎碎,眾人皆是議定,讓楊河煩惱的是騎兵隊,哨探隊兵額不好充盈,這些基本需要精騎,然精騎太難得。
他現在繳獲馬匹不少,光戰馬就有五百多匹,然騎兵太難以獲取。
依他與九爺商定的“騎兵操典”六步曲,馬場騎術、野外騎乘、騎馬劈斬、騎馬射擊、騎馬超越障礙、戰陣配合這六大項,光光前三項,就需要一兩年時間。
暫時楊河打算所有隊兵輪流進行馬術訓練,從第一步馬場騎術開始,細分三步訓練,平地、騎墻、上馬。
讓他們在馬場做騎馬蹲襠狀,大腿內側夾半桶水或幾塊磚,夾力訓練出來再騎墻頭,繼續訓練夾力,平衡能力,最后上馬。
這樣訓練兩個月,再讓各人學野外騎乘,內中有好苗子,選入騎兵隊等。
不過楊河認為兵源補充仍很困難,會馬上劈砍,才能稱騎兵,否則騎術再好,也只是馬兵。
以流寇馬隊之多,他們中的精騎比例都很少,更需要非常漫長的時間。
如此說來,他的騎兵隊空有兵額數百,未來一直只有四五十騎,這成何體統
念及九爺交游廣闊,這方面要讓他想想辦法。
不過楊河也定下標準,要有底線,良知未泯的騎士方可加入。
喪心病狂,靠打家劫舍過日子的馬賊加入,只會帶壞了他的士兵。
最后楊河交待韓大俠,他駐守睢寧,除維持治安,安靖地方,最重要的,就是剿滅九頂山等叢山的匪賊毛賊,以后從城西過去幾十里的土地,他全部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