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種類古文或象形文字的片段,一種筆劃最少的原始古字代表,北洋政府曾經用過。
楊河認為很不錯,非常完整的體系,可以拿來使用。
為了符合時代,每個符號的讀音,以此時的官話為準音。
當然,后世也有系統的拼音法,不過楊河不會用,這時的大明不是沒有紅毛鬼,他們的文字是什么樣的,眾人不是不知道。
時代不同,他若用拼音法,肯定是如云的蠻夷胡虜帽子扔過來,他可受不了,未來的民族大旗也不用舉了。
也沒這必要,注音符號就非常的科學合理,也吸取了歷史上諸多直音法、讀若法、反切法內中的優點,非常符合時代。
因為教材沒編成,暫時隊兵仍與孩童讀一樣的課本。
然后他們中的軍官,還有一些優秀士兵,則進講武堂學習。
新安莊講武堂在戲樓廣場的東面,原來的一間宅院改建而成。
暫時這邊主要是文講,所以占地也不大,原來宅院多大就多大,目前有學科、術科兩大項。
然后學科與普通隊兵一樣的教育,也是語文數學,略略一些歷史地理的講解。
術科會豐富些,目前已有步兵、炮兵、騎兵、輜重四種兵科,還有旗鼓號令、步兵操典、射擊教范、兵器軍制、內勤衛生、戰術戰例、野外演習等課程。
其實講武堂該學的東西非常多,然限于現實,很多東西是無法教習的。
如沙盤教學,就涉及到地形學、測繪學等等學課,需要頗有懂得數學與地理的測繪人員。
各地精確測繪,最后濃縮于沙盤之中,這樣的沙盤才有用,否則真真是紙上談兵了。
暫時講武堂的講師也就四人,講武堂山長楊河,副山長楊大臣、張松濤,還有胡就義,也會講一些關于操練方面的事。
原來還好,寥寥無幾的人,四人還應付得過來,但三月擴兵后,楊河等人就感覺吃力起來,因為人數多了太多。
隊總級的軍官都入講武堂學習,按現在新安軍的編制,一總有正副隊長十二人,又有正副把總三人,就是十五人。
六總戰兵,就是隊總級軍官九十人,加上營部直屬各隊,一些優秀的士兵,現在共有學員一百五十人左右。
所以他們也分班了,分甲、乙兩個班,老學員在甲班,新來的在乙班,未來楊河也決定增加一些講師教官。
講武堂上課是在下午兩點左右,九爺帶著兒子女兒,還有李如婉匆匆趕到乙班教室,這邊已經滿是軍官,個個意氣飛揚,外露鮮紅的鴛鴦戰襖,裹著折上巾。
他們基本是新任隊長隊副級的軍官成員,九爺幾人入莊不久,也在乙班,不過他們表現好,快升班了。
此外乙班還有曾有遇,胡就業等拖后腿的人,與他同期的張出恭兄弟,陳仇敖等人,還有胡就業弟弟胡就義,甚至管楓與呼延晟都在甲班,只有這兩個“老人”還在乙班。
九爺等人進教室,就聽曾有遇正與那回莊不久的胡就業嘻哈笑談。
那胡就業還高聲道“那娘們以為她鑲黃金哪點點可以跟我家的小剪刀相比某當時就嚴詞拒絕了”
九爺搖了搖頭,坐到自己位子上,對兒子女兒道“少跟這種人接近。”
錢三娘嗯了一聲,坐到父親身后位子上,拿出自己課本,筆記本,還有鉛筆。
李如婉好奇對那邊看了看,也坐到錢三娘身邊。,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