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務堂一樣如此,開墾土地,興修水利,收集肥料,養雞養豬,飼養牛羊,目前都需要很大的投入。
還有莊民的生活用品,吃的醬醋油肉,用的煤柴服飾衣被,隨著人口的增多,這方面支出都越來越大。
現在進莊之人,都會有兩套服飾發下,春夏一套,秋冬一套,夏天要來了,各士兵莊民的夏服,也在緊鑼密鼓的準備。
為新安莊縫制衣衫制服,已成為了周邊婦女的穩定收入之一。
還有各種各樣的配套,自發產生的服務,如窺到新安莊需求,專門為莊民種菜的,專門為莊民養豬的,專門為莊民養魚的,專門挑來柴火秫秸來賣的。
現在周邊鄉民除了種田,就是圍繞新安莊需求搞第三產業。
又因為莊中包吃住,就算莊民們開始節儉,他們慢慢也發現了,手中有越來越多可以消費的閑錢,花光了也不怕了,因為總有吃,總有住的地方。
他們現在一年薪俸至少六萬兩,隨便漏一些出來,也足以帶動非常龐大的消費市場了。
這也是現在新安集越發興盛的緣故,越來越多的人趕到這邊開店設鋪,睢寧、邳州、徐州各地都有,便如徐州人開設的“萬源長”酒樓,那就是內中的典型代表。
更恐怖的是新安莊對原料的需求,煤鐵,油鹽,銅鉛,糧米,布料,棉花,什么都要,動不動就購入幾千兩銀子。
現在的新安莊,聳立在黃河邊上,尤如一只怪獸,不斷的吞吐呼吸,吃進來的是原料,噴出去的是銀子。
越來越多的商人看好新安莊這個新興市場,形式一片大好,但內中的壓力只有楊河才知道。
“一直都是搶,總算有一些正經的收入了。”
楊河一直憂心新安莊的自我供血能力,這日看過莊前的高梁地,心下才略略松些。
這邊有原“李莊”莊民種的高梁,九千多畝,雖此時高梁產量不大,每畝只六七斗,但離收獲不遠了。介時也有六七千石的收入,極大填補了他庫存支出的壓力。
此時他卻是在新安集內,陳仇敖等護衛陪在旁邊,又有鄧巡檢跟著說話,還有弟弟妹妹瑛兒謙兒由楊河一手牽著一個,隨意在集內邁步。
楊河事務繁忙,已經好久沒有這樣陪弟弟妹妹了,這讓二人非常高興,特別妹妹瑛兒,進了集后,就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有時看到什么好看好玩的,就不時的拍手歡叫。
楊河臉上帶著微笑,從北門進集后,他就下馬走路,近距離的感受集內情景。依他來看,新安集確實繁華了許多,店鋪攤位比往日多了很多。特別鋪了碎石路后,地面好走。
加之清潔工時時打掃,非常的干凈。
這點也是楊河治下的特點,安全又整潔。
不過集市潛力還有待挖掘,新安集若睢寧縣城那么大,但除了兩條長街,余者商鋪還是寥寥,便是兩條長街,沿街邊也仍有大片大片的土地閑置。
但鄧巡檢已經非常自豪,他告訴楊河,現在新安集南來北往的商客都有,假以時日,新安集定不輸于臺莊集那樣的大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