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軍陣防線依然如山般巍峨聳立。
楊河看著山下,臉上露出滿意的神情。
現在銃手作戰,也定下來了,五十步距離七十五米開火,前后跟著打兩排,然后裝填。隔十秒,敵人約沖到三十步四十五米又開火,前后再跟著打兩排。
以新安銃的裝填速度,前后兩排緊鄰著打完,十秒鐘復填時間很充足,還可以仔細瞄準,聽著號令。
此時步行沖鋒速度一般每秒二三步,又隔十秒,敵人沖到十步再打兩排,前后打六排。
其實因為恐懼,尸體等各種障礙,第三次齊射時,可以在十五步左右打射。
而排銃的兇暴,前后被打六排,這世界沒有人受得了,不論東方西方皆是。
西方排隊槍斃,最多也是忍三排罷了,他們在五十米距離,約三十三步對射,三排打完也就打完了。
這個距離,人慢走,走四十幾秒,沖鋒,十幾秒就沖到了。而前膛槍裝填不易,最精銳的槍手,一分鐘裝好。普通的槍手,要兩分鐘,根本來不及打第二輪。
所以此時人的忍耐力基本三排,不論清兵紅蝦兵,被打六陣排槍,都要嚎叫回逃。
流賊更不用說了,他們挺到現在,只能說懵了,意想不到。
不過楊河戰術也不是說固定如此,如果對面慢慢走,他百步的時候也可以慢慢打射。
看流賊全線崩潰,慌亂嚎叫下山,楊河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他下令九爺那邊,讓錢三娘與李如婉領約五十騎出擊。
他也看到眾騎躍躍欲試,特別劉七郎頻頻看來,似乎非常想出戰樣子,但也嚴守號令,自己沒有命令,他依然靜肅不動。
楊河自然對劉七郎這只隊伍非常重視,這是騎兵隊唯一一只正規驍勇可以沖陣的鐵騎,也因為如此,好鋼要用在刀刃上。
看第一波攻山的流賊雖然潰逃,但官道二百步外的流賊大陣依然不動,周邊更有騰騰的精騎奔馳,所以五十騎追殺只展示自己出擊能力,給流賊心理壓力,大的成果很難說。
有適當機會,楊河才會讓劉七郎的鐵騎出擊。
“殺賊”
錢三娘領二十五騎鏢師騎兵,李如婉領二十五騎山寨好漢,騰騰就躍馬沖下山頂。
五十騎從東面讓出的缺口沖出,很快只余一片的黑色斗篷飛揚。李如婉寨中好漢暫時沒有騎兵隊的鑲鐵棉甲,但他們決定加入,灰氈與黑色斗篷還是有的。
加上這些人馬刀刀柄一色裹著紅綢,揮刀揚起間,就有一種殺氣與整齊的氣勢。
“殺”
蹄聲轟隆,激起大片的塵土,他們氣勢洶洶從山上沖下去,很快追上逃跑的流賊們。刀劈,馬踏,沖撞,踐踏,鮮血人頭不斷帶起,逃跑的流賊們更是拼命尖叫,拼命的向前跑去。
他們中有一些傳遞信息的“游騎兵”,沖鋒浪潮的后面,還有官道對面,多是弓箭手,還有最后督戰押陣的精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