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天,楊河等人離開防峿鎮繼續北上。
這邊一直是通京大道,基本的道路好走,也沒什么河流山頭阻礙,偶爾從一些丘陵邊上過。
后世防峿鎮北上二十里還有“新墨河”,此時沒有,“新戴運河”五八年才開挖,原本從堰頭鎮匯入駱馬湖的墨河被截斷,改道從東南注入沭河,稱為“新墨河”。
但此時墨河仍注入西南向的駱馬湖,跟沭河無關。
從防峿鎮北上一路走,景色也很蕭條,官道冷清,有時遇到大股商隊,尋常的小商人,小老百姓幾乎看不到。
一路村寨也看到很多,但幾乎都是那種封閉式的村寨,圍著圩墻,外面滿是各種各樣的大水坑子,百姓就在寨邊做事,幾乎很少離開自己村寨的十里之外。
迫不得已要出門,也是成群結隊,帶了刀矛弓箭等兵器防身。
婦女小孩更不敢出門,整日就是待在自己的圩子里面。
盜匪的蹤跡也時有可見,偶爾官道旁看到一具尸體,就那樣臥在路邊雜草中暴曬,這就是單身旅客此時在亂世中的遭遇。
當然,看到楊河等人經過,不是沒有剪徑小賊打主意,只是看到官道上的十人馬隊,個個彪悍,他們想動手,也要掂量掂量自己的實力,看能不能吃得下。
比如楊河等人路過當地一個叫大溝的地方,官道左側丘陵起伏,滿山的荒草比人還高,就鉆出幾十個毛賊攔路,想讓楊河等人留下一筆買路錢。
楊河等人直接沖過,當場踏死十幾個人,就那樣揚長而去,尸體都懶得管。
不過基本上匪賊欺軟怕硬,特別眼光敏銳,一看楊河等人就知道不好惹,多知趣的在遠處窺探,很少有上來動手。
總體太平無事,官道上趕路速度也快,特別這通京大道,兩旁滿是樹柳雜槐,很多明初就開始栽種,到現在柳槐參天,枝繁葉茂,順著邊上走,有時連走數里看不到頂上的烈日。
離防峿鎮三十多里時,楊河還看到沭河的對岸有山蔓延十余里,但不高,只有數丈之多,從這邊看去,那邊的山石一片紅色。
似乎那山上還殘留有土城,然后山下頗有湖泊,湖光山色,到處蒼松翠柏,郁郁蔥蔥。
胡就業說那山就是塔山,山上的土城就是雀兒城,相傳為五代時郭彥所筑。
因為沭河九曲南行,到塔山為山所阻,就繞山而過,形成很多的湖泊,以前宿遷有錢人經常到這邊踏青避暑,現在都沒人了。
到了這邊,也離劉家莊巡檢司不遠,楊河等人約在午時,就看到了那劉家莊的身影。
雖不如防峿鎮,也是個頗大的市鎮,特別南北較長,東面離著沭河不遠,還有個水路碼頭,算是個貫通南北的重要水陸商埠。
楊河聽胡就業介紹,這劉家莊初只是個小莊子,靠在官道的頗西側,巡檢司就在莊子的最北端,緊挨著官道建立。
然后慢慢的有莊民在巡檢司邊蓋房,劉家莊的房屋也越來越挨著官道。
慢慢人口又繁衍,官道的東側也有人蓋屋了,又因為處兩省交界,來往的商客多,慢慢莊內店鋪越多,這莊內的官道也成了街道。
又因為世道亂了,劉家莊的四周也筑起了高高的圩墻,還引來沭河水作為護莊的壕溝水流。
現在劉家莊有三個土墻門,北門,南門,東門,不過從東門出去,一直到沭河邊一里多的路,雖然也頗有倉房店鋪什么,但卻沒有保護在圩墻之內。
楊河點頭,他遠遠看著莊子,四周都是曠野,頗有耕地什么,邊上多鮮花,此時正姹紫嫣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