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十日,一騎急急奔入楊莊寺內。
此地為二省三州縣交界處,相傳隋朝便有寺廟,有楊姓遷此寺旁建莊,得名楊莊寺。
此時寺廟村寨早被土匪占據,到處的斷垣殘壁,滿目荒涼。一般省界州縣交界處官府力量薄弱,土匪最喜歡,匪盜肆行,居住在這些地方的百姓不是死就是逃。
看楊莊寺廢棄很久的樣子,也不知百姓全死了,還是逃哪里去了。
此時寨內亂糟糟的,到處是形形色色的土匪,他們或坐或站,或躺或靠,個個喧鬧說笑著,毫無紀律可言。他們武器裝備也是多種多樣,有大刀,有長矛,有短斧,有棍棒等等,甚至有人提著糞叉鏜鈀。
不過這些普通的匪徒中也有精銳,如他們中的弓箭手,刀盾手,大棒手等等,能用這些武器的都是老賊,人數超過二百人。
特別內中還有幾十騎的馬賊,那更是精悍老匪,這年頭,能騎馬的都不是一般人。
不過不論從賊老賊,這些土匪相同的特色就是殘忍,個個舉手投足間都滿是戾氣與兇殘之氣。
便是往日在鄉間看起來默默無聞,老實巴交的暗匪,此時也毫不掩飾自己氣質了。
看那騎急沖沖進來,各匪相顧疑惑“龐二爺怎么了,氣急沖沖的,出什么事了”
而那騎不停,快馬加鞭,往寨中一所宅院而去。
“什么”
當這騎進入宅中稟報的時候,堂中有些人不由自主的站了起來,驚叫出聲。
此時這有些垮塌的四合院大堂內坐滿人,為首者是一個年約五十多,還有些風韻,扎著帕巾,系著粉色披風的女人。
她有雙單鳳眼,看人時總似在勾人,然眼眸中有意無意流露出一絲陰狠。看她身著勁裝,別著馬刀,攜帶有雙插,似乎馬上馬下頗為彪悍的樣子。正是趙高堂的老娘,邳州有名的惡匪馬嬤嬤。
她為邳州本地一姓馬的積匪家族出身,從小就飽受熏陶,在殺人綁架等事務上極有天賦。
她十二歲就開始殺人了,還喜歡“放天花”,喜歡人票被鐵鎬擊打顱頂時,那種血花腦漿沖得高高的感覺。
因家族的關系,她從小也下苦功練習武藝,弓馬嫻熟,能劈會砍,還會騎射。
她十四歲嫁人,也是當地一土匪家族,然直到十六歲,她的肚皮都沒有動靜,夫家就要休她。
她豈能氣得過,一把火放下,她夫家全家老小幾十口人全部化為灰燼。
然后當年她又嫁給另一個積匪家族子弟,也就是趙高堂的父親趙宗義,卻是被她的眼睛迷上,不顧她是寡婦,一定要娶了她。
然后第二年生下趙高堂,也不知怎的,生下趙高堂不久,趙宗義就在一次犯案中不慎摔下懸崖,就那樣摔死了。
此后馬嬤嬤就撫養趙高堂長大,她雖是女流,但心狠手辣,狡詐兇殘,很快趙家的事務就由她作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