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父的聲音都開始有些顫抖了“這、這錢”
林與鶴伸手拿過自己的背包,從里面拿出了一個文件袋。
他抽出一沓厚厚的賬單,遞了過去。
“三年前我做了支氣管手術,費用總計十萬,后期恢復所需的藥物費用是六十萬。還有這十一年的撫養費用,湊整估算為五十萬。按今年的商貸利息49來算,十年利息約為六十五萬,總計是兩百萬。”
他語氣平靜,一一算清,條理分明。
“這些是賬單,您過目一下。”
賬單上把每一筆支出都寫得很明白,因為十一年來撫養費清單的篇幅過長,沒有全部打印出來,就還在旁邊附上了二維碼,掃碼點進去,就可以看更詳細的部分。
一筆一筆,毫無遺漏。
不止是每筆支出,費用總計也統計得清晰。49其實是五年以上商貸的利率,偏高,三年前的手術費和藥物費用并不能這么計算,沒有這么多,但最后也都統統按照這個利率來算了。
而且這些費用加起來滿打滿算也才一百八十萬,剩余的二十萬全是多給的。賬單上寫得很清楚,這二十萬算是抵了可能有漏記的支出。
若是還有什么沒算進去的其他費用,后續仍然可以再補。
林父做了很多年的生意,掃一眼就能看出來這賬目做得很好,很規范,肯定花了不少心思。若是公司里的會計做出這么筆賬,他可能還會表揚幾句,但現在,他卻連話都說不連貫了。
“小鶴,你,你怎么會把這些記得這么清楚”林父不敢相信,“這怎么是用錢能算得清的呢”
林與鶴點了點頭“嗯,只用錢確實算不清。”
他又從文件袋中拿出了一份薄薄的紙質文件。
“還有這些股權轉讓書,一塊給您。”
林父愣得更厲害了“股權轉讓書”
“是一家文創公司的股份,”林與鶴說,“您放心,這個也是我自己的財產,婚前協定公證過的,和陸先生沒有關系。”
林父想說自己在意的并不是這件事,那份轉讓書卻已經被遞到了面前。
林與鶴道“這家公司現在還沒什么名氣,不過效益還算可以。”
轉讓書就擺在面前,林父一眼就能看到附帶的效益表和股票價格。
這已經不是“還可以”的程度了。
林父難以置信“你,你怎么會有這些”
林與鶴解釋“公司是一個朋友開的,他給了我一些干股。我只負責寫字,經營都是他來負責的。最近幾年文創產業的發展不錯,公司現在經營德也還算可以,您可以把股份留著,也可以轉賣,直接換成現金。”
“數目應該不小,就當是還了您那時的投資了。”
當年林與鶴還沒有做手術的時候,吳家通過內部渠道拿到了一些情報。他們知道某種a類藥物的前景很好,投資回報很高,就打算入手。
但吳家的公司沒有投資藥物研發的資證,就找了做醫藥生意的林父,想通過他的手來投資。
不過那時候林父雖然有投資資格,卻并不想投資a類藥物,而是自己拿錢,投資了一種糖皮質激素類新藥。
這種藥物能治療支氣管類疾病,如果投資成功,不僅有資金回報,還能獲得寶貴的新藥使用資格,他希望能給兒子的哮喘治療一些幫助。
然而天不遂人愿,林父投資的新藥才只到2期階段,便宣告研發失敗。
不只是林父的錢全部打了水漂,醫藥投資的名額也就這么浪費掉了。吳家對于失去投資a類藥物的機會這件事相當不滿,吳欣對林父的態度還好,對林與鶴就沒有那么客氣了。
她不止一次地指責過林與鶴,所以林與鶴才會對這些投資這么清楚。
林與鶴道“投資的錢不好算,就用這些股份來抵吧。還有其他沒還上的,吳阿姨讓我和陸先生成婚,我去了,也算是補償。”
“這,怎么能這么算”一聽見賣子成婚的事,林父就急了,“不能這么算,后來吳家讓我投資的那種藥也宣告研發失敗了,還有結婚的事,那些本來就不是你欠的,怎么能說是償還”
他試圖和林與鶴商量“爸知道你很厲害,但真的不能這么算,小鶴,難道你這么多年來一直在算這些錢這些都只是身外之物啊,我們我們的親情呢”
林與鶴沉默了一瞬。
片刻后,他才開口“爸,親人之間也要明算賬。”
“有些東西是必須算清的,當時不只手術費和投資這兩件事吧,還有后續恢復藥物的錢,也花了很多。”
因為投資失敗,林父沒能收回資金。再加上當時吳曉涵小學畢業,林峰早早答應過她小升初的暑假要帶她環游世界,出行時,一家三口的游輪費用和旅行期間的花銷都是林峰承擔的,等到林與鶴做手術時,林峰手里就沒有什么現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