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會訓斥譚大人,但卻不會嚴責,不僅是因為譚正有能力秉公無私,更是為了愛女襄儀公主,若是罰重了難堵天下悠悠眾口,讓人懷疑是襄儀公主借圣上之手打擊報復忠良。
白師爺沒說出來的是,至于大人,只要繼續保持這個作風就好了,不畏權貴,明察秋毫,受百姓愛戴。
當今非暴戾之君,這樣的好官也能立于京城這是非之地。
不畏權貴的前提是遠離權貴,而襄儀公主便是這京城除了天子之外最不能惹的權貴,表面上看是襄儀公主通情達理,但實則該說公主聰明,萬事不沾手,更不會親自出手對付身為京兆府尹的譚正。
這位公主,大人還是遠一些為好。
就像白師爺對譚正所說的,沒兩天,全京城的人都知道京兆府尹譚正因為御前失儀被罰了一年俸祿,沒收了銀魚袋,這罪名不大不小,同樣讓譚正丟了一次臉。
處罰過譚正后,皇帝心情明顯好了很多,正巧錦榮入宮,皇帝拉著她就說了今日的事,
錦榮不禁失笑,“父皇何必為兒臣如此費心。”還特地找了幾個內侍盯著譚正,見他腰帶微微歪了一下就借此大為斥責。
“父皇是心疼我皇兒啊。”皇帝目光慈愛地看著錦榮道,“錦榮這次是受委屈了。”
“也沒什么委屈的,說到底兒臣也有管束不力之罪。”錦榮笑道。
“這哪里是你的錯了,公主府上下那么多人,底下一個不起眼的的家仆犯了錯,我看誰敢追究到你身上。”皇帝龍目一豎,胡子都抖了一抖。
“謝父皇憐惜兒臣。”錦榮笑語晏晏道。
找回場子了,接著就是補償了,皇帝下旨,又賜了金銀珠寶,更引人注目的是將襄儀公主的封邑增加了五百畝。
這就讓人不禁傻眼了,襄儀公主的家仆是因為強買田地惹事,皇帝就干脆給公主賜下了大片土地,擺明了以后誰還敢以這個名目攻訐襄儀公主。
或許只有錦榮看的最清楚,她正大光明地交出犯罪奴仆,做的是坦坦蕩蕩,發賣罪仆家眷也只是處置她公主府的人,別人也無話可說。
要的就是名正言順,不讓其他人有鉆空子的地方。
她做的最對的是沒有插手朝廷司法,那犯事的家仆雖是她公主府的人,但先是皇帝的子民。其次是沒有對譚正出手,雖然表面上她委屈了,但卻是嚴守公主的本分。
一個公主,她可以尋歡作樂,可以驕奢成性,甚至可以欺壓皇親貴族,但絕不能做的是插手朝廷政務,膽敢對朝廷命官下手。
丟了面子,皇帝自然會愿意幫你找回來甚至加倍補償,但越了界,這份寵愛也就淡了,就好比最近浮躁的幾個皇子吧,指使著外家做事,連錦榮都看得出來,更不用說并不糊涂的帝王了。
連錦榮一個這么受寵的公主都知道守本份,也不怪皇帝對其他皇子失望,更加寵愛錦榮了。
方錦榮嘆道,她這位父皇可是個聰明人,而且也懂得糊涂,但別人真把他當了糊涂可就不成了。
果然,還是當公主舒坦些。
作者有話要說打滾求收藏求評論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