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秋風送爽,丹桂飄香。
北平大學的校園里,青春洋溢,也是知識的殿堂,重新踏入校園的學子們無比珍惜這得來不易的機會,努力吸取著厚重的知識。
季雅就是其中一員,她報考的是北平大學的政治系,開學后卻沒能如她所想的,很快就能在校園里見到同樣考到這里的貝錦榮。
季雅以為是因為報考的專業不一樣,說起來她也曾問過貝錦榮想讀什么專業,以錦榮的優異成績,相信任何一門專業都不會拒絕她的,但好像每次都被她轉移了話題,不了了之。
在同樣幾個考到首都這里的知青那里,也沒有再聽到貝錦榮的消息。
北平大學不大,但想在數萬學子中找到一個人,似乎也不是那么容易。
一年過去了,季雅也沒有遇到貝錦榮,直到那天,從圖書館出來時,她遠遠地聽到一個男生喊道,“貝錦榮。”
季雅驚喜而又激動順著聲音看過去,看見的,卻是一個戴著眼鏡,穿著樸素整潔衣衫的年輕男生。
“你你也叫貝錦榮嗎”季雅失落又帶著些許疑惑地走過去,問道。
那年輕男生先是一愣,繼而面色微微慘白。
他沒想到,這里還會有一個認識他姐姐貝錦榮,而且還知道她參加了首次高考的女知青。
幾句話下來,年輕男生還是告訴了季雅事實,他是貝錦榮的弟弟貝錦云,也是首次高考落榜的一員,最后接受了親姐的饋贈。
“那錦榮,她她不來北平大學了”
貝錦云搖了搖頭,“姐姐說,她要去南方了,我們還沒來得及勸她,她第二天清早就走了,沒有人發現。”
說著,有些為自己的無能而感到挫敗,畢竟這是姐姐的機會。
貝家父母一共育有一兒二女,結果除了因為當時生了大病的兒子,兩個女兒都下鄉了,首次恢復高考,兩個女兒都考上了回城,其中小女兒考上的還是全國最好的大學,貝家父母也高興,卻不成想小女兒錦榮決意放棄上大學,而是想去外面看看。
這驚人的決定在成績單下來后,錦榮就給他們去了信,在信里面說了,讓他們考慮考慮。
最后回城后還是留下了名額讓他們處理,自己不聲不響地就走掉了。她說是南方,但誰又知道是南方的哪個城市,又會不會走得更遠。
貝家父母還來不及擔心,就不得不面對如何處理這張錄取通知書。
這可是北平大學,無數人夢寐以求的知識殿堂,比起拿這個出去換錢,還不如讓錦榮的弟弟頂上,或許她也是這個想法的。
知識足以改變命運,在這個年代不是一句空話。
貝家父母找關系疏通了公安局,改了錦榮和錦云的戶籍,最后讓錦云去了北平大學。
至于錦榮,不知道她現在在哪個地方。
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讓她做出這樣的決定,放棄人人艷羨的機會。
自從錦云上了北平大學,大女兒錦芝也考上了省城的一所大學后,整個貝家都改變了,所有人都知道他們家出了兩個大學生,貝父貝母在單位里的工作也得到了晉升,分房子也會優先考慮到他們。
他們只能默默將這個秘密藏下,對外人只說小女兒去南方的親戚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