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類的留學生被方大帥打發到工廠當勞動力去了,而那些文學類醫學類的留學生方大帥自然也是物盡其用。
搞文學的那就去報社幫忙工作,宣揚方大帥的思想,宣揚方家軍有多好,揮舞著鈔票還有理想呼喚人才。老實說,被錦榮又培訓了兩天后,這些留學生臉皮都厚了兩層。
學醫學的留學生也多,而且錦榮也沒讓他們空著,在他們來之前就已經建好了醫院,當然不是讓他們直接來當醫生的,先請了一些教會醫生帶著他們,等他們真正熟悉了在放開了用。
不過實習醫生似乎是最累的。
當初還千請萬請的,給的待遇又好,等到人來了,就把人榨干了用,一情感豐富的女學生哀怨地對來視察工作的方錦榮這樣道。
方錦榮“”
說著累,但這些留學生心里是甜的,能夠被重視,真正幫到國人,這才是他們的心愿,所謂的留洋的人高傲,其實是笑話。
這個年代真正優秀的人才是不會高傲的,因為為了能足夠優秀去幫助這個國家,他們受了太多的苦難。那些吹噓著自己在法國巴黎品著葡萄酒,游玩泰晤士河的只為了鍍金的貴公子們,是不會知道這些自費或公費的留學生們日以繼夜的泡在實驗室里,刻苦記下每個標準步驟,也不會知道為了留在外國繼續讀書,學會他們的先進技術,他們在餐廳酒吧掙著微薄的薪水,還有忍受著外國人的歧視。
有些甚至等不到回來的日子,就在異國他鄉倒下了。
這些不是錦榮的記憶,而是她這些年清楚了解過的真實事情。
看著這些說著累,臉上卻帶著燦爛笑容的年輕人,錦榮的心也軟了,她能回報的只有幫他們把夢想推進一步,再推進一步,讓它實現。
徐春生和蘇月還是被錦榮留在了國外,依舊在通過玩弄外國的資本攫取財富,而這次錦榮希望他們聯系的不僅是那些留學生,還有其他國家的一些教授。
錦榮曾經讓他們傳回來一份記錄的國外有名教授,在和李教授和多位留學生討論過后,勾畫了許多重點人物名字,而這些就是錦榮希望徐春生他們高薪聘請回來的。
忘記說了,徐春生和蘇月前年生了對龍鳳胎,在國外出生,但很快就帶回來了,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華夏長大。
他們的兩個哥哥現在成了錦榮手底下的得力大將,看到這個寶貝外甥侄子,也高興得不得了。
這日錦榮練完兵回到府里,剛喝了一口茶,底下人來報了一件事,
城中大戶蘇家小姐生病,請了許多大夫,都治不了,后又請來了學西醫回國的學生,結果那學生說要開刀動手術。蘇家不肯,更是覺得那學生是登徒子。
要不是這學生是方大帥從國外接回來的一批留學生之一,早就被亂棍打死了。即便這樣,那學生還是被堵在了旅館,揚言說他要是敢出來。就廢了他。
但那學生又說了。不開刀動手術,蘇小姐命不久矣。
事情就是這樣,兩方也僵持住了,底下人瞧著不好就趕緊來報大帥了。他們很清楚大帥對這些留學生的重視。
這事說起來是思想觀念的問題,錦榮占領沙城多地后,也費心革除許多封建舊俗,好比裹腳,殉葬,貞節牌坊,買賣兒女。甚至不吝惜用強制手段,立于律法中,槍桿子畢竟是強權,很多人不情不愿地同意了。
但連后世都還有些封建習俗,更何況現在,錦榮也不過才治理了沙城兩三年,她也不指望這么快的改變。什么時候懷柔什么時候強硬還是懂的。
至于今天這事,方錦榮眼眸微閃,隨即下令,“帶那個學生到我跟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