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尋找地下水源,還是引露為水,或是酸棗制藥服用,都是暫且緩解百姓受災的法子,真正能解決困境的還得等待下雨。
彭城還不是受災最嚴重的地方,聽聞北地多州縣,已經出現了大片的饑荒,百姓苦不堪言。
身為父母官,陛下臣子,卻只能眼睜睜看著百姓一日比一日困苦,這種無能為力的心情令李景齡感到無比挫敗。
李景齡閉目在心中反復想著更多的法子,忽然感覺眼皮微微濕潤,一滴一滴打在臉上。
“大、大人,這不會是下雨了吧。”李景齡身后衙役聲音中止不住地顫抖道。
“下雨了”李景齡一愣,伸出手來,卻見天空陰云密布,卷起滾滾雷鳴,雨也下越來越大,似乎一發不可收拾。
這雨自然是錦榮的手筆,她沒借助朝廷的力量,雖方便,但朝廷官員上下的效率有多高,她再清楚不過了。
不就是解除旱情,錦榮隨便尋了個無人的地方,便施法降雨了。
相信雨師龍王也不介意她多賜下一場雨來。
朝廷很快收到了北方各地官員邸報發來急報,天降甘霖。
“好,下雨了就好。”周昌帝大笑道,見陛下之前因旱情的愁眉不展暴躁沉悶一掃而光,旁人也紛紛賀喜起來。
高興過后,包括周昌帝在內眾人也想起了正事。
這連下了三日的喜雨來由,他們也心中明白,畢竟文二小姐的事當年他們可是親耳所聞,沒這么容易忘記。
周昌帝沉吟了片刻,令人起詔書。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妃文氏,得天所授,承兆內闈,望今后修德自持,和睦宮闈,勤謹奉上,綿延后嗣。丕昭淑惠,敬慎持躬,仰承皇太后慈諭,冊為皇貴妃,賜恪字。
其子周潮,敏而好學,純厚仁孝,封榮郡王,欽此。”
除此之外,周昌帝也沒打算將仙人賜雨一事隱瞞,反而昭告天下,這既是討好了仙人,也是告訴天下人他周姓皇室得仙人襄助,乃天命所歸。
錦榮沒在意人間皇室的討好,但周昌帝命人為她在各地建廟立祠一事,倒是引起了她的興趣。
廟號為玄女廟,還是李景齡在邸報中進言的,他記得他小時和錦榮曾經談及過這一詞,不知為何當時便留了心,所以比起什么仙女廟,神女娘娘廟,他覺得這個才配得上她。
周昌帝最后選中了這個,畢竟找不到文錦榮,也不知道她喜歡哪個稱號,若是用了她還為凡人時相熟之人的建議,或許她就不在意了。
錦榮的確不在意,當然如果名號太過討厭,她也不介意來道天雷劈了廟。
讓她覺得有意思的是這香火,尤其是第一座玄女廟建起后,香火如云。
錦榮倒是小看了受旱情災苦的百姓對她的感念,大災莫過于旱,傷的不僅是人命,還祖輩傳下為生的土地,所以即便沒有玄女廟,也有百姓在家中建起長生牌位,
香火一旺盛起來了,就聚集起了所謂的香火信仰。
這東西錦榮以前見識過,不過那時她是天庭的司命天君,沒有香火也自會分得人族一分功德。但像灶神,土地,還有文曲星宿,卻是少不了這些香火供奉。
香火信仰有利于修煉,這也是為什么有人因大功德成仙成圣的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