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皇帝為掩蓋子孫爭斗犧牲的正直官吏和數萬遭難的百姓,克扣不發的災銀軍糧,和敵國私下做的交易。
皇室貴族朝臣,不是想裝聾做啞嗎那錦榮就把這些全部大白于天下,讓天下人來審判這一樁樁冤案苦案如何了結。
這些都是錦榮這兩個月來耗費心血收集制成的,風月錄,道盡人間血淚,風月下的血肉淋漓。
當第一個看過風月錄時,錦榮就感受到了怨氣,對當朝的不公,對那些害人性命者的憤怒。
看得人越多,積累的怨氣也越多,因為他們甚至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親人,他們勤勤懇懇,安分守己,卻依舊淪為玩物,毫無緣由屈辱的死去。
這公道嗎
等到朝廷反應過來時,怨氣已沖天而上,直達九霄。
民反,天下亂。
古代和現代最為顯著的差距之一就是對輿論的利用,古代君主專制,唯我獨尊,但民心猶如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不過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已經忘記了這一點吧。
北襄很快就要成為被這民心之水推翻的朝代了。還不等某些掛念國家安危的大臣擔憂南疆那邊趁機入侵,就得聞南疆那邊也亂了。
錦榮給南疆那邊也送去了一本風月錄,聽說激起的民憤更大,那本就是以部落逐漸形成的國家,前幾朝也有過有能者居之的例子。
至于北襄,已經出現了打著替天行道旗號的起義軍。
由民心而起的戰亂,錦榮還是第一次見到,但這也是必然的結果。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任人魚肉的。
還望后世為君者能引以為鑒,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不久后,錦榮就聽說謝家那個被世人稱贊的如玉公子在戰亂中傷了臉,殘了腿,而他妹妹,未來的九皇子妃也不知所蹤。
文襄帝被攻入皇宮的平民殺死在了龍椅上,其余皇子傷的傷,死的死,民間對他們的怨恨也不少,曾經因他們而無辜枉死的性命,有許多是百姓平民的兒女。
姜珠公主在趕著回南疆的路上,被沿途的南疆百姓拿鐮刀砍去了頭顱。只因為她曾經開辟了個獵場供自己享樂,里面蓄養的獵物都是在外面抓來的平民孩童。
陸家墳塋中多了兩座墓,碑上刻著陸家女陸婉,陸家外孫。
是錦榮給他們立的,沒有寫上謝家,一是錦榮不知道原身的姐姐是否還愿意頂著這個名頭,二是謝家也已經不在了。
錦榮給陸家人都上了一炷香,尤其祭拜了原身亡故的姐姐還有未出生的外甥,他也算是給他們母子報了仇。
祭拜過后,錦榮就看到還未走的萱娘,“你現在可以回去繼續彈琴了。”
姜珠死了,北襄也快改朝換代了,萱娘也不用跟著她東躲西藏,避人耳目了。
萱娘輕聲道“我愿伴公子左右。”
錦榮微微訝異,只見她又抬起眸子,沉靜一片,“在公子身邊也能彈琴。”
錦榮笑了笑,“好。”
日暮落山,墳塋前的青草輕輕飄搖,
一羅裙女子抱著手中的古琴,跟著青衫書生走在山道間。
“公子,我們去哪”
“天下之大,何處都可去。”
萱娘番外
萱娘一開始不叫這個名字,她曾經也是有姓之人,但因為父親獲罪,全家下獄,年幼她被沒入教坊司,爹娘和兄長都死在大牢里,只剩下她,孤零零的在教坊司里活著。
還好有琴,在古琴上的卓越天賦幫助她活了下去,還脫離了教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