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榮也不理他,低頭問小易,“你喜歡那盞燈”
小易指了一盞黃色的金魚燈,錦榮摸了摸他的頭,開始猜燈謎。有人來猜,猜燈謎的老板也樂得答應。意思意思交了兩文錢就可以猜燈謎了。
寧希濂和沈世襄還有場比試,自然不甘落后。
“一陰一陽,一短一長,一晝一夜,一熱一涼,打一字。”
錦榮念頭一轉,便想到了,提筆寫下“明。”
“這位姑娘答對了。”老板翻開燈盞下的詞牌。笑道,摘下那盞黃色的金魚燈遞過來,這盞花燈在掛的燈籠里只算是普通的了。
但小易卻很喜歡,錦榮示意他接過,小易立刻捧在了手心里,轉著看了好幾遍。
那邊寧希濂和沈世襄答得也快,“走出深閨人結識。”
“佳。”
“一撇一豎一點。”
“壓。”
錦榮,寧希濂和沈世襄三人答得又好又快,還不分上下,連那設下猜燈謎的老板也吃驚不已。而周圍看熱鬧的人則是連連叫好。
那些原是打著撿漏子的人也不禁羞愧,看得出這三人都是猜燈謎的高手,而且同來,便是遇到難的,同心協力,也未必不能答對。
設下猜燈謎的老板也心中了然,卻依舊帶笑,可見其氣度。好在一層需答對一盞燈籠的謎底,錦榮他們也不用答完所有的燈謎。
而答到越后面也越難,甚至沒有提示,“東鄰美女實名倡。”
“蘭缸尚惜連明在。”
先露難色的反倒是沈世襄,但他也不差勁,已答到了最后三個燈謎,才擺了擺手,“我答不出來了。”
他退出的倒也瀟灑,把玩著折扇看錦榮和寧希濂繼續。寧希濂能繼續答下去,他不奇怪,論腦筋轉的快,寧希濂的確勝過他。但阿榮能毫不遜色,倒是出乎他意料。
這樣的姑娘,會是出身小面館的人真是奇哉怪哉。
而小易早就眸子亮晶晶一片,對錦榮滿是崇拜,被小易這樣看著,錦榮也含笑不語。
老板笑呵呵道,“最后一道燈謎了,若誰能答對,誰就可以拿走這盞花燈。”
也是多虧了錦榮,寧希濂和沈世襄三人來了興致,一路斗智,否則眾人也難看到這盞被藏在層層花燈之中最漂亮的花燈。
竟是一盞琉璃宮燈。
而謎面是,“君子居之。”
錦榮和寧希濂微微一愣,提筆寫下二字,“東宮。”
君子暗指君王之子,即太子,太子所居住所,當為東宮。謎底不難,錦榮和寧希濂才會遲疑,最后一道謎底會這般簡單。
但猜中了,自然能拿走燈籠。老板也不問是誰的,反正錦榮和寧希濂也是一起來的。他還道“猜中燈謎的花燈都可以拿走。”
錦榮搖了搖頭,指了指小易的金魚燈和手里的琉璃花燈,“這兩盞就好,其他就不必了。”
寧希濂和沈世襄也是同樣的意思,他們三個各自就答了不下十道燈謎,若全要了還帶不走呢,尋個開心就好。
那老板謝過后,轉頭就把那些被揭了謎底的燈籠作彩頭售賣,倒是會做生意。
剛才觀看他們三人解燈謎的人有不少都愿意掏錢買,猜不中,買一盞回去也好,沾沾那幾位的才氣。
錦榮等人提著新花燈沒走多遠,就被人攔下了,“聽聞幾位才高八斗,還得了第一的彩頭,我家大人有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