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景帝心中嘆息,恐怕自己死了,才是對某些人更好吧。
方錦榮此人,寧景帝是不可能放過的,即便因為明面上前國公遺孤已死,而無法昭告天下捉拿歸案,但私下,寧景帝沒少派暗衛搜捕。
但據暗衛回稟,怕是已離開了京城。
寧景帝的一腔怒火,只能發泄到了安國公府上。
沒幾日,李侍郎彈劾安國公治家不嚴,謀害侄兒,且證據確鑿,一時震驚天下,流言四起。
李侍郎便是前國公夫人李氏的娘家兄長,而他其實一直都是寧景帝的人,這些事在太廟時,寧景帝也告訴了方錦榮。
當年南朝大敗已成定局,但南人彪悍,不愿屈降,除非奪走了數十萬南朝兒郎性命,被南人恨之入骨的方恩自盡,才肯歸降,而不是誓死抵抗。
李家也是參與知情人之一,他們本想著即便方恩死去,陛下也會善待遺孀李氏,以及李家,誰知李氏不聽他們的勸阻,偷跑出了京城,追隨方恩殉情。
李家也因此未得到什么榮耀,真正得利的是安國公府。至于方錦榮,一個注定只能做富貴閑人的外甥,也不被他們看上眼。
如今被寧景帝授意彈劾,李家也得了不少同情,更被贊譽公正不阿,大義滅親。
李侍郎志得意滿從御書房出來,正好碰見了嘉親王,連忙恭謹行禮,這位可是圣眷正隆。
趙益微微頷首,面帶微笑,目送李侍郎隨內監離去,
想起,自己還欠方錦榮一個人情,日后那就拿李家來還好了,免得再被她坑了。
安國公府徹底敗落了,之前在那么多彈劾攻擊下能無事,是因為有寧景帝暗中護持,地位仍舊穩固,而如今寧景帝對安國公府也厭惡至極,又有意壓過太廟失火一事。
不到半月,安國公被降為安寧伯,方晟之妻宋氏賜家廟修行,
方家三代不得出仕,落入貴族門第下流,再不復往日風光。
而將京城折騰了個天翻地覆,又事了拂衣去的錦榮,已不在了大寧,而是到了南國。
南國這幾年倒也平和安寧,雖說成了歸屬國,但日子也挺滋潤的。死了幾個重臣勛貴,也不算什么,誰家高門大戶里沒個腌臜事,欺男霸女,為禍百姓,惹上仇家,江湖刺殺,也不為人奇怪。
過去的南朝太子,現南朝皇帝心知肚明,也不敢說什么,聽說寧國皇帝也遭了災,可不會顧惜臣屬國的幾個重臣。
事情能進展的這么順利,還得多歸于錦榮恢復了部分記憶。
之前她忽悠司命天盤去找新的天君人選,雖說她卸下了司命天君的神職,落了個輕松,但受損的神魂也失去了司命天盤的保護,錦榮干脆就封印了神魂,讓它慢慢好。
順帶也封印了記憶,畢竟普通人也承受不起數千年長久的記憶。
如今記憶漸漸恢復,也是因為前幾世積累的功德,幫助修復了神魂。
所以說,功德,是個好東西,錦榮心里想道。
至于這一世,難得太平清世,自然是天高海闊,任她遨游,喝最烈的酒,看最美的風景,到最遠的地方去。
每一世的風景都不同,游歷天下的感覺也不同。
作者有話要說每日一更么么噠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