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些種子中,雖然沒有錦榮期待的馬鈴薯,畢竟這東西現在主要在南美洲,若是海上絲綢之路說不定能尋到,可錦榮連沙漠都還沒離開,更別說去海上了。
只能希冀于行走四海的商人的本事了,或者是錦榮動作快些,將勢力擴張到沙漠以外,造船出海。
但另一樣種子卻是給了錦榮驚喜,那就是棉花種子。
她居然差點忘了這個,錦榮不禁搖了搖頭,心里卻是愉悅的。這東西用的好了,可絕不比葡萄酒,藥材來的差。而且也和葡萄酒的釀造一樣,它的種植方法目前只能掌握在自己手里。
沙漠的氣候,慣常是白天里酷熱,夜里寒冷不已,棉花制作的衣服覺得會受人喜歡的。而棉花除了給予國民冬日御寒,作為商品往外流通獲利之外,日后說不定還能成為交易的底牌。
其他東西有些有用,有些無用,和棉花一比聊勝卻無了。
種植的作物多了,人手反而缺少了,不是耕田犁地的人,而是農業這方面的人才。
缺少人才的也不僅僅是農業這方面,還有其他錦榮打算建設的領域,水利,軍工,制造業,冶煉,鍛造、勘探等等。
縱是錦榮再厲害,也不可能事事親歷親為,于是思索再三,她找到了國師,希望引進一些其他國家的人才,尤其是來自中原的,還有更多的書籍。
和其他人相比,國師在這事上果然更開放,善解人意些,點了點頭,“女王的想法很好。”
“只不過,中原人大多故土難離,恐怕不愿到西域來。”國師也是見多識廣的人。
錦榮干脆道,“那就讓那些商人幫忙吧。”
連那么稀有千奇百怪的種子都能給她弄來,想必弄幾個不得志的工匠,人才不會太麻煩吧。
錦榮可不敢小瞧了能在這條路上來往數十年的商人。
絲綢之路上的商人也同樣覺得樓蘭這位新女王很大方,而且對他們也比較優待,其他西域國家還有克扣剝削他們利潤的,但在樓蘭,尤其是新女王繼位后,幾乎就沒有再發生這種事了。果然還是在樓蘭做生意好,無論是來自中東波斯那邊,還有中原地方的商人都是這樣覺得。
還別說,錦榮的意思透露給那些商人們沒多久,來自中原的商人在有一次經過樓蘭時送來了就有數十名工匠,同時送來的還有他們的賣身契。
原來這些工匠都是商人們家中私有的。
這些商人們也不在乎工匠們手中的技藝被樓蘭學了去,能換得黃金對他們而言就是筆絕好的買賣了。
那些工匠們大多是賣身于商人家中的,雖然中原的契約在西域這里不成效,但進了沙漠,又是被賣給了女王,怎么可能還逃得出去。
錦榮倒是真沒想到,第一批送來的工匠是這么來的,不禁讓人嘆服他們的精明。
但和她想要的結果也差不太多,錦榮也不在意過程如何,在收了那些工匠后,也讓人把賣身契都給了他們,也不訂立新的在樓蘭國有效的契約,整個樓蘭國都是她的,若是有人想跑,也能跑得出去。
還不如好好為她工作,或許能得到她的赦免返回中原,而且女王也只是雇傭他們,教授技藝,給的薪酬也很豐厚。
工匠們一開始還有些戰戰兢兢,但得到女王的轉述后,反而松了口氣。
除了這里的生活與中原大不相同,氣候有些難以適應之外,其他都還好,只能慶幸還有這門手藝,也能混口飯吃。
這批工匠一來,錦榮安排給他們就是建造水泥房屋,鋪就水泥。
第一次見到水泥,工匠們也紛紛稱奇,沒想到西域還有這樣神奇的東西,哪怕是拿到中原,也是利國利民之物。見識過這些東西后,工匠們有些擔心自己可能回不去了。
好像也只能埋頭好好工作了。
后面的商人送的也不只有工匠,還有坑蒙拐騙來的讀書人,也不乏有郁郁不得志的人。這些商人雖然手段多了些,也不敢欺瞞女王,畢竟他們行商還是必須路過樓蘭的,所以就是再不濟的人都有一些本事。
錦榮也安排人將他們物盡其用,造紙印刷,教學抄書的,醫術針灸的,鍛造冶煉,種植農業水利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