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的話,沒有傳出章儀殿外去,但在朱景帝心底還是留了痕跡。
之后日子如常,朱景帝依舊將錦榮帶在身邊處理政務,若非錦榮只是公主,恐怕早引起朝堂爭議,但有九公主請旨自主婚事的例子珠玉在前,倒也沒有人說些什么。
頂多落在錦榮身上的扎眼目光多了些。
下朝后,“父皇還真是寵愛九妹啊。”五皇子語氣不免帶了些酸氣。
“該羨慕的是六弟才對。”三皇子一副溫良的樣子,卻將矛頭指向了六皇子,有這樣的好妹妹,還愁不被父皇重視。
大皇子眸色微暗,看六皇子的目光也越發冷了。
六皇子一皺眉,但也很快笑道,“父皇寵愛小九,是小九的福分,我等都是小九的哥哥,何來羨慕之說。”
可惜他現在也不好常入后宮,否則若能從小九那里多探聽圣意也好,還是讓皇子妃入宮陪陪母妃吧。
其他皇子也是心思各異。
朱景帝的舉動倒讓錦榮有些驚訝,但會這樣做她也猜到了幾分,是那些皇子讓朱景帝失望了吧。
她在京城私下發展的探子,送來的消息也是諸皇子之間爭斗越發激烈,甚至蔓延到了朝堂之上,結黨營私的勢頭初現。論手段或許不成熟,但以他們的身份也多的是大勢力愿意支持。
現在是有朱景帝壓著,一旦沒有了壓制,那就不僅僅是風雨欲來了。
時間匆匆過去了一年,
朝堂乃至后宮的變化甚大,先是皇室人丁逐漸昌盛。大皇子的謝側妃先生下了長孫,四皇子妃,六皇子妃也相繼有孕,生下一女一兒。
而朝堂還有后宮,對于九公主的印象也是大為改觀,由單純受寵的公主,變成了極為聰慧,且有安邦定國之才,進退有度,行為處事都無可挑剔。
朱景帝在采納錦榮的建議時,也并沒有掩蓋她的功績,以至于連民間也多有聽聞九公主的名聲,多是好的傳言,也消弭了她遲遲不愿納駙馬的非議。
至于那些對她處事的贊譽,錦榮不可置否,她倒沒想過扮演人人都覺得好的角色。
但有讀心術,做到這些,只是再輕易不過的事了。
這一年來,也不是沒人動心思到她這位風頭正盛的公主上,但即便沒有朱景帝護著,她自己也能輕松應付。
這些她倒不是很在意,令她稍稍擔憂的是,朱景帝的身體確實不大好了,他早年就體弱,不大康健,卻又勤政,批改奏折常到深夜,如今年過五十,也容易疾病叢生,而朱景帝也不是注重養生的君王。
剛從宮外回來后,錦榮一進入殿內,正巧見周懷匆匆走來,她正要叫他時,卻聽見周懷心中道,陛下這幾日精神越發不大好了,還不愿去休息。
錦榮微微一頓。
這時周懷也發現面前就是九公主,見自己一時失神,竟差點冒犯了九公主,有些羞愧慌亂,連忙行禮道,“九公主萬安。”
錦榮并不在意這點小事,免了他的禮。
“陛下正在里頭批閱奏折呢。”周懷笑道。
錦榮微微頷首,也沒有問周懷剛才的心聲,而是往里殿走去。就聽見幾道咳聲,錦榮不禁秀眉微蹙,卻也沒出聲打擾正在專心批閱奏折的朱景帝。
經身邊內侍提醒,朱景帝才發覺錦榮來了,神色漸緩,并帶上了些笑意,“小九來了啊。”
“父皇。”錦榮微微行了一禮,然后從袖中取出一本賬簿遞上去,“這是京兆府查到的東西,我已拿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