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本是不愿收下東西的,雖說這其中一半都是她這些年經營酒坊掙下的,但在她心中,這都是王家的財產,她既然打算再嫁了,就不可能帶走半點前夫家的東西,何況留著給女兒做嫁妝也好。
錦榮微微一笑,嘆道,“娘親與我生養之恩,此生難償,這些不過是我的些許心意。”
錦榮執意給,周氏不得不收下,這事很快傳遍了江城,聽者大多嘆王家姑娘的孝心,也有少數人覺得不值當,那可是大半家產,說給就給了。
錦榮卻是不在乎外人言語的,錢財于她無用。這事也傳到了沈員外的耳里,立刻決定在迎親的彩禮上多加三分,也是向未來夫人的女兒表明他的誠心,并表示那些財產都在周氏名下,他卻不會過問,周氏百年后是給誰也是她做主。他娶周氏是真心與她結為夫妻,相伴到老,絕不會貪圖她這些錢財。
周氏再嫁之日,乃是良辰吉日,一路吹吹打打,風光之盛大,更是勝過了新嫁的姑娘。周氏的娘家人也過來參加喜宴了,周氏的哥哥嫂子心中感嘆道妹妹真是好福氣,既有那樣的好女兒,又是嫁到沈家當主母。
甚至請來了最好的手藝娘,周氏不過三十有六,也不顯老,在為新人妝容的巧手下,更顯姿容。
周氏舍不得女兒,依依惜別才上了花轎。
錦榮送走了此世的母親,望著遠去紅妝,眉目一片淡然,含笑自若。
一仙風道骨,白發蒼蒼的小老頭在她身旁化出,恭敬道,“土地向大人賀喜。”
這個世間的土地大事管小事不管,但地界上出了錦榮這樣的人物,尤其是在錦榮溝通天地神能時,連他也動彈不得,雖猜不出是哪路仙君轉世,但也知道不可得罪。
錦榮對土地道,“你倒是來得快。”
“大人庇護江城,此恩土地不敢忘,如此喜事怎能不來,”土地輕捋白須,“王夫人,不,是沈夫人日后必當順遂,大人無須擔憂。”
“我知道。”錦榮淡淡笑道。
周氏成了沈周氏后,依舊掛念女兒,只是不便再常見到女兒。
錦榮勸服了周氏,給酒坊又重新裝修了一番,改了樓上的布置為屋舍,似是要住在酒坊。
他人都以為年紀輕輕的閨閣小姐,難以打理酒坊生意,當年周氏剛接手酒坊生意時,不也手忙腳亂的艱難,這世上從不缺人有心看笑話。誰知,王家酒坊自錦榮當家后,無半點差錯,在她手中亦是游刃有余。
周氏知曉后,亦放下心來,安心在沈家生活。
自錦榮接手了酒坊后,也對釀酒起了一時的興趣,將王記酒坊的招牌杏花酒方子改動了幾番。
初時,別人都覺得王錦榮是在糟蹋祖業,卻不想成酒后的第一壺就香飄八方,醇美不似凡酒,有人飲了第一口便醉了。
連有名的文人也道,此酒可入天下名酒之列。
有人問這叫什么酒,王家酒坊如今的老板,錦榮笑道,“自然還叫杏花酒。”
雖有些人覺得這名字配不上此美酒,與昔日的杏花酒猶如云泥之別,但連釀酒的主人家都決定好了,便不再多言,而是一個個地高價出買下所有新的杏花酒。
錦榮直接無視了過去,比起以前的杏花酒,新杏花酒的價錢只高出了三成,與其品質來說,已是難得,但成酒卻少,而且不再供應任何酒樓店鋪,每人只能買一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