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語澈掂量了下重量,還有點重,不知道是什么,牛肉干
“我拆了啊”
曹烽點點頭。
段語澈打開盒子,是個新奇玩意兒,他不認識,像個積木一樣。
隨即他拿起另一個東西“積木”
曹烽說不是“是、是魯班鎖。”
“魯班鎖”
“嗯。”
段語澈怎么可能知道魯班鎖是什么,他連魯班是誰都不知道,曹烽朝他伸手,段語澈把東西給他,他示范給段語澈看,解釋魯班鎖是什么東西。
見他把積木拆分成了一個個精致的小零件,段語澈眼睛都睜大了,有些新奇“你做的嗎”
曹烽又嗯了一聲,段語澈看了眼他的手,手掌很大,看起來就像經常干活的手,他由衷地說“好厲害。”
段語澈他媽媽是做裝置藝術的,這是一種新型的藝術方式,她喜歡在世界各地做各種各樣的大型裝置藝術展覽,通常一個展覽就是好幾個月,所以常年都不在家,每當她出門前,就會給段語澈做個小玩具,有時候是個小的機器人,有時候是解謎的游戲,媽媽問他“toy,媽媽回家前,你能把這個解開嗎”
只是,當他反復把玩具拆解掉,又組裝起來,她還是沒回家。
段語澈拿著魯班鎖,一瞬間好像又聽見了媽媽的聲音“謝謝,我很喜歡。怎么做的”
曹烽見他喜歡,更高興了,這證明他一開始的擔心完全是多余的“我用木頭,做的。”
“我知道你用的木頭,我是說你的想法,怎么想到的”
“老祖宗傳下來的手藝,我們寨的人,什么的會做。”千年前起,他們苗寨就自給自足了,哪怕不跟外界接觸,也能自循環,曹烽把零件給他,“弟弟,你試試。”
從他手里拿過零件,段語澈習慣性地用德語說了句謝謝。
曹烽沒聽懂,問“什么”
“哦,danke就是謝謝的意思,是德語。”
曹烽聽段述民說過,說弟弟會說幾門語言,這足以使他吃驚“德語嗎小澈還會講德語”
“當然啦,”段語澈玩著新玩具,一臉不在意,“我小時候的鄰居都是德國人,同學大部分是法國人,我會幾十門外語”
“幾十門”曹烽嘴都合不攏了,太吃驚了。
段語澈抬頭看了他一眼,旋即笑了一下,眼里有掩飾不住的驕傲“都是一些簡單的罵唔,能跟人交流的其實就幾門,”他掰著手指細數,“德語、法語、英語還有中文,當然我中文也說的其實不太好”
其實他自認為自己的中文水準很不錯,而且能說那么多門外語,他簡直是天才好嗎。
不過沒有必要在曹烽面前炫耀,曹烽連普通話都沒他這個半桶水講得好呢。
段語澈一邊拼魯班鎖,一邊很隨意地問“對了,你是哪個民族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