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暖房里面的大麥已經抽穗了,再過半個多月,應該就可以割了。
“要是下雪就好了。”不知是誰,輕輕說了這么一句。
但是卻說出了在場許多人的心聲。
是啊,要是下雪封了路,外頭的人就進不來了,衙差不會來,不懷好意的災民不會來,唯一可能來的,只有譚歸。
如果封路后譚歸再來,他每次都會帶著幾千斤糧食過來,那可是希望
交了糧食,村里的氣氛都低迷了許多,外頭寒風刺骨,等閑張采萱是不出門了,至于驕陽這個閑不住的,剛好最近抱琴家的嫣兒也閑不住,抱琴拿她沒辦法,只好抱到張采萱這邊來。
說起來,嫣兒的玩伴可比驕陽多,因為抱琴家隔壁的胡家和再過去一點的劉家,都有小孩子,但是抱琴不愿意讓嫣兒和他們玩兒。
一是實在太臟,他們帶孩子可沒有抱琴精心,大概是平時習慣了,就算是不忙,也不會讓孩子的衣衫經常洗,當然了,也可能是因為衣衫多洗會壞。
是的,張采萱都發現了,南越國的粗布和細布,要是多下幾次水,真的很容易壞。
二嘛,那些孩子倒是喜歡過來找嫣兒,看到抱琴的米糕和肉菜,就眼巴巴看著。也可能不是大人教的,現在的孩子都吃不了什么好東西,看到好吃的忍不住也是常事。
“你是不知道,我不過去廚房一趟,剛好看到他伸手抓我炒好的雞蛋,都是兩三歲的孩子,你說我還能怎么辦”抱琴看著不遠處地上兩個孩子正玩球,就怕他們一言不合打起來,嘴上也沒空。
驕陽大了些,沒有以前纏人,張采萱手中拿著針線,給驕陽做衣,他長得尤其快,衣衫一年就短一截,夏天還能勉強穿,冬日太冷,短一截的衣衫穿起來,就怕他著涼。
張采萱點頭贊同,都是小孩子不懂事,“確實不能如何。”
抱琴眼睛一直放在那邊兩個孩子身上,實在是前車之鑒太多,很容易打起來,她不敢放松,又道“還是你這邊好,都沒有孩子過來。”
張采萱失笑,卻沒答話,孩子確實是有的,夏天的時候村里有孩子過來,說是過來找驕陽玩兒。張采萱這邊的鄰居和抱琴那邊鄰居不同,在老大夫搬來之前,她的鄰居是齊家和顧家,再過去是楊璇兒家,再過去是抱琴,各家都離得很遠。來往也少。一是不熟,二是都沒有孩子過來,驕陽平時就沒有玩伴。
驕陽也平時根本不往村里那邊去,根本沒有熟悉的孩子。那些孩子和驕陽都不認識,又怎會過來找他玩
不過都是大人指使罷了,那些孩子一待就是半天。張采萱可不慣他們,什么都不給,孩子餓了自然就回去了。幾次過后,也就不來了。
不是她小氣,而是這種事情開了頭就收不了場,當下的孩子確實沒有零嘴吃,不說別的,就只那熬油剩下的油渣,對這些孩子都是不小的誘惑。
張采萱笑了笑,“以前是有的,不過幾次過后就不來了。”
抱琴聽了,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嘆口氣道“你這邊不同,我那是真鄰居。”
兩個孩子經常一起玩兒,張采萱也習慣了,只是
比如現在,邊上的抱琴一個箭步沖了過去,那邊的倆已經一人抓一半開始搶了,面紅耳赤也不松手,抱琴過去,伸手去拿,“嫣兒,松手。”
那倆人也有經驗,誰也不松手,怒氣沖沖瞪著對方。
張采萱無奈,抬眼看向無論怎么哄都不放手的驕陽,笑著柔聲問,“驕陽,你要不要吃米糕”
驕陽聞言,瞬間就松了手,往他娘這邊跑了過來。跟他搶東西的嫣兒因為使勁太大,還往后退了一步,抱琴還趕緊扶了一把,要不然就摔了。她不僅沒生氣,還憋不住笑了出來。
作者有話要說下午兩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