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很熱,漸漸地就要秋收了。
看著地里沉甸甸的麥穗,村里人看到都不由得露出喜色。不過想到要交的稅糧,眾人又笑不出來了。以前他們也嫌棄稅糧太多,占了收成的三四成,現在想想,那時候太舒心了好么,如現在這般,交那么多稅糧才真的可惜。
不過,豐年總是比災年要好過的,看今年的收成,交稅糧之后還能有些結余,比起去年,年景要好一些。而且現在可以去鎮上,今年應該可以過個好年了。
和往年一樣,張采萱家后面的那片荒地總是最先開始收的,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他們家收糧食有人幫忙,都是坐了秦肅凜馬車去鎮上的人。
從他們第一次去鎮上后,每隔十天再去一次,不過村里的馬車只有那么幾架。比起顧家和齊家,顯然,村里人更喜歡坐秦肅凜還有涂良的,當然了,麥生的是他們最喜歡的。
秦肅凜不收謝禮,他們就自發上門來幫忙。有人幫忙,張采萱也不會拒絕,只在前面做飯,供他們飯菜也就行了。
飯菜也只是一般。每人兩個饅頭,一碗粥。再炒些青菜里面加幾片肉,就已經是很好的菜色了。吃的人就沒有不滿意的。卻也不會太好,家家都吃得起的菜色。
不過兩天,張采萱家的麥穗就全部脫粒曬了起來。這一次秋收,可以說是她到青山村來這么幾年最輕松的一回。
村里人忙著秋收,張采萱也沒閑著,她和秦肅凜一起帶著驕陽拎著籃子去了山上采木耳。
這幾年他們每年都采,木耳似乎越來越少了,不過就她知道的,村里許多婦人也在暗搓搓的采回去曬。
張采萱雖然惋惜,卻不會生氣。本身木耳在山上土生土長,也不是她的,別人會去采再正常不過。這東西拿到鎮上,也還是可以換些糧食的。但凡是可以換糧食的東西,別說暗搓搓的采了,就是光明正大的搶,也有人愿意干。不只是木耳,前兩個月的竹筍,也是有人拔的。
今年秋收時天氣還不錯,各家的糧食都順利曬干了。無論如何,豐收總是件讓人高興的事情,村里這幾天氣氛不錯,眾人都笑呵呵的,不過那是在衙差到來之前。
眾人都有些忐忑,稅糧前些年一直沒漲,甚至因為災年還減了一些,但是從前年開始,漲得飛快。
衙差按時來了,帶來的公文上和去年一樣的稅糧,村里人都暗暗松了口氣。就怕一言不合再漲,真要是漲,他們也沒辦法,還不是得乖乖的交上。
張采萱家不多,總共兩百四十斤,秦肅凜跑了兩趟就扛過去了。
每年交稅糧,村口都是最熱鬧的時候,眾人都扛著糧食過來排隊,巴不得立刻交上去。
張采萱帶著驕陽也在村口看熱鬧,三歲多的孩子,很是活潑,和村里別的小孩子一起跑鬧,不過一會兒就弄得渾身臟污。
虎妞娘抬眼看向前面一大堆糧食和擠在一起鬧哄哄的人,嘆口氣道,“哎,每年交稅糧,都要花兩三天。”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大家都是這幾天都糧食,而且衙門公文沒下來之前,村里根本不知道應該收多少,再說了,如果衙差沒確定哪天來拉糧食,堆在村口出事了怎么辦
村口處正熱鬧著,村口的大門卻被人砰砰砰敲響。眾人先是訝異,隨即都有些緊張,這會兒的村口可遍地都是糧食,林林總總加起來足有一兩千斤,會不會有人盯上他們了
最后,還是離門口最近的秦肅凜過去,湊近門縫一看,外頭黑壓壓一大片衣衫襤褸的人,滿臉猙獰,根本不是敲門,而是拿拳頭和腳在踢門,還有木棒在打。破門而入的意思很明顯。
他們里面大部分人都瘦脫框了,眼睛卻是亮得驚人,應該是知道村口就有糧食。
他后退一步,手確頂住門沒松,大聲道“都注意,有人來了,看樣子想要搶”
外頭已經有人大聲叫罵著讓他們開門。
村口眾人先是一愣,抬眼看了看陽光明媚的天色,這個是白天
怎么會有人光天化日想要進村搶劫
隨即他們就聽到外頭震天的聲音,所有人都面色微變,包括村長在內,很快就反應了過來。看到滿場大大小小的麻袋,這些可都是今年村里許多人幾乎全部的收成,如果被搶走,今年的稅糧可就交不上了。
稅糧交不上,可就得被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