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是如此,那村里人就與世隔絕了,這可不好。大不了就打一架,等外頭的人都知道青山村是硬茬子,自然就不敢來。要是能夠把人打怕,以后那些人看到青山村的人就繞道走就更好了。
還有人跑來找秦肅凜借馬車。
馬車對于村里的人來說,算是個大件,很值錢的東西,尤其是現在這樣的情形,更是有銀子都買不到的東西。
跑來借馬車的人,是全由,他媳婦是李家村的,還有他弟媳婦也想要去。順便還要將孫氏一起送走。
他來的時候,還扶著張古誠來了。
張采萱兩人的這些房子,全部都是張古誠指揮村里人造起來的,而且他收工錢很厚道。可以說是幫了他們忙的。
也是因為如此,秦肅凜沒有拒絕,幫他們套好了馬車,全由再三道謝。
看著馬車走了,秦肅凜有特意注意張采萱神情,“你想不想爹娘”
張采萱一愣,記憶里憨厚的爹和溫婉的娘容貌都已經模糊,仔細想想還能想起一點。從她回青山村開始,每年的七月半她都會去祭拜,當然了,村里各家也會去。
張采萱搖搖頭,“不太想了。”
這也是實話,且不說她對于那對夫妻的記憶還有多少,已經死了那么多年的人,就是原主,也對他們沒有多少惦念了。張采萱兩輩子都沒有很親近的人,那種對人掏心掏肺的感覺,似乎在驕陽和秦肅凜身上才有。
秦肅凜看著她的眼神里滿是憐惜,張采萱失笑,“我現在有你們了,不會太想他們。”
秦肅凜伸手握住她的手,“我也是,我爹娘我已經記不清了,尤其是我娘,我根本就不記得她的容貌。你們才是我最親近的家人。”
秦肅凜不過是看到村里婦人回娘家,怕張采萱也想爹娘才有此一問,不過得到意外的回答,他還是很高興的。
張采萱這個人平時看起來隨和,但感情內斂,很難得才會得她一句表白,秦肅凜雖知道她心里對他們父子掏心掏肺,卻也喜歡聽她剖白心思。兩人相視一笑,脈脈溫情流轉,似乎天也沒那么冷了。
過年的弊端就是他們家剩了好多菜。
張采萱初一緊接著兩天都不需要炒菜,光是那些剩下的兔肉和炒的雞肉就有不少,她還特意留了些雞肉出來燉湯,要不然更加多。
初一嘛,一般是不干活的,他們倆沒去地里,只在家中打掃,將廚房歸置一番,悠悠閑閑的一點不著急。但是他們的馬車一直沒回來。
不過村里的婦人好久沒回娘家,回來晚一些是正常的。漸漸地外頭的天色暗了下來,張采萱往外頭看了好幾次,“肅凜,不會出事”
秦肅凜搖頭,“不知道。”
村里這些人初一回娘家并不是什么秘密,這兩年外頭不太平他們才省了這個禮節,甚至平時都回不了娘家。如果有人知道這個風俗特意在路上等結果如何還真不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