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的效率?這不算多”,黃永華一臉驕傲,然后又一臉心痛地道:“如果電子地圖能啟用gps功能,配送效率還能提高更多,比如在配送車輛上安裝帶無線信息傳輸功能的gps定位裝置,在gis技術的支持下,監控中心就能掌握每一個配送員的實時位置,提高管理的便利性,保證了管理效率,及時處理各類應急事件”。
見大家如同聽天書一般,黃永華只好解釋道:“舉個例子,就以配送車輛的調度管理來說吧,總部根據車輛的行駛狀態和位置,可以很輕松的判明車輛是否閑置。一旦掌握這些信息,監控中心就可以對配送車輛進行靈活調度,從而進一步提高配送效率,同時降低時間成本。當然,關于配送系統如何跟電子地圖深入融合,是個很大的課題,有待探索和深入研究”。
趙志強只聽明白了一部分,于是問道:“黃教授,我現在最疑惑的是,總部怎么能掌握每一輛配送車的位置?通過什么技術手段?”
沒等黃永華開口,李天插話問道:“黃教授,現在市面上應該還沒這種設備吧?”
李天記得國內民用gps裝置最早應用在汽車導航上,也就是導航儀。
黃永華說:“有沒有我不知道,不過我確實沒發現,也沒聽說過。其實這東西很簡單,隨便一個電子廠就能給你組裝起來,硬件很好解決,主要還是軟件,也就是我們現在正在做的電子地圖”。
趙志強說:“您的意思是我們自己做gps定位設備?”
黃永華看了李天一眼,道:“李總,我有個建議,不知道該不該說”。
李天哪能不知道他想干什么?這家伙肯定想做導航儀之類的硬件設備!所以,他根本不給他開口的機會,道:“既然不知道該不該說,那就不說了吧”。
黃永華被他噎的直翻白眼兒。
李天無奈地解釋道:“黃教授,我明白你的意思,可你得理解我,我沒錢啊!”
黃永華說:“不是剛拿到1000萬的貸款嗎?”
李天摸摸鼻子,心電急轉地網羅借口,片刻后一臉為難地道:“我給你算算賬,你們最近在做江南三個市轄縣的電子地圖,我記得已經花了將近30萬。滬市也是江大地理系做的,經費是50萬,我估計肯定不夠,后面還得追加。京城是北師大陶教授做的,80萬,200萬就沒了”。
黃永華哭笑不得,道:“加起來才160萬,還有800多萬呢”。
李天沒好氣地道:“難道其他地方不做了?即便只做華東地區,這點錢真不夠塞牙縫的”。
黃永華不以為然,勸道:“我們可以只做一二線城市,先把重要的節點拿下來,至于三四線城市可以往后放放,等資金充裕了再做不遲”。
其實李天也是這個打算,等滬市和京城的電子地圖完工后,馬上啟動東部沿海地區的十來個省會城市的電子地圖制作,剩下的800萬也就剛剛能夠用,實在不敢分心。
這時,戴慶插話道:“李總,我覺得黃教授的想法不錯啊,完全可以試一試。先小批量定制,如果試用效果不錯,再擴大定制規模,不僅可以自用,還能賣給別人。李總,您想想,滬市、京城、江南都是經濟發達地區,每個地方的汽車保有量有多少?等過段時間,我們的電子地圖覆蓋整個東部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又可以賣多少?”
黃永華見有人幫他說話,信心大增,繼續蠱惑道:“其實硬件花不了多少錢,最貴的也就是開模費用,可一旦形成規模后,成本一點也不高。也不用到別的地方,江北開發區就有不少電子廠,最多兩個月就能拿出樣品”。
說不心動那是假的,正當李天還在猶豫時,黃永華又加了一記猛料,“李總,你知道深圳的凱立德嗎?”
(求收藏和推薦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