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父雖然答應了大女兒,可真正走到楊家酒樓外,又忍不住躊躇不前。他心里清楚,如果楊家知道了真相,肯定不會輕饒了小女兒。
眼看酒樓里的客人越來越少,他心里還是拿不定主意。
正裹足不前,就見楊母滿臉笑意送客人出門。
他想要避開已經來不及,正想打招呼,卻見楊母似乎沒看見他一般,轉身又進了酒樓。
陳父:“……”這是沒看見他?
他這么大一個人杵在這里,怎么可能看不見?
唯一的解釋,就是楊母假裝看不見他。
這么一想,他心里就不太好受了。兒女親家,算是世上最親近的親戚之一,兩家有同樣血脈的孩子,都會互相扶持,就算偶有恩怨,也記不了太久。
可楊母這副態度……他越想越氣,又見楊母送了客人出來。并且,再一次沒看見他。
楊父惱了,有什么好得意的?
誰還沒個倒霉的時候?
最開始兩家結親后,從大女兒進了楊家門,楊家很長一段時間里,肉都從他那里拿。哪怕其中出了事,大女兒和離,換成了小女兒進門,楊家還是會從他那里買肉。或者說,是平時賣不掉的肉,都可以一并送給楊家,可在兒子出事后,楊家突然就不找他,而是跑去找他對面的屠戶。
反正這親事也占不到便宜,小女兒又是個白眼狼,人家都被顧念他,他還在此躊躇什么?
“親家母。”陳父出聲喊住人。
楊母不太想回頭,但周圍還有人,她不想落一個不搭理親戚得刻薄名聲,不情不愿轉身:“我這邊挺忙,親家有事?”
心里嘖嘀咕,陳父上門,唯一的事應該就是借銀。
正想如何冷漠又不失禮貌的拒絕,就聽他道:“有件很重要的事,我想私底下告訴你。”
楊母滿臉不以為然:“如果是借銀子的話,你不用開口。我不可能借銀子給你們家。”
見狀,楊父心里對楊家這門親事再無留念,道:“不是,銀子我已經想到了辦法。我想跟你說的是當初錯上花轎的事,我也是最
近才發現了一些苗頭。”
聽到他不借銀,楊母面色好看了些,聽到后面一句,頓時滿臉疑惑:“當初的事是意外,都是過去那么久了,還有提及的必要嗎?”
“當然。”陳父說著就往臺階上走。
他說完后要回大女兒那里拿銀子,可容不得楊家人不聽。
楊母半信半疑:“我這里挺忙。”
“把他們父子倆也叫過來。”兩人異口同聲,陳父執著:“你們一定不會后悔耽擱這么一會兒的。”
看他說得一本正經,楊母見客人只剩下零星兩三桌拼酒的,廚房中父子倆也收拾得差不多,這才去叫人。
大堂都沒有多少人,楊家人到了后,楊父沒看見女兒,心里松了口氣。
沒有當面,總是要自在些的。
“我們上樓去說。”
楊母沒耐心:“這里也沒幾個人,人家忙著喝酒,也沒耐心聽我們的事。你有話趕緊說。”說完趕緊滾。
這么不耐煩的語氣,楊父聽出來了她得未盡之意,也不再強求,道:“當初錯上花轎,是雪娘和周氏私底下的算計,我后來有所懷疑,這兩天才得知真相,思前想后,還是覺得應該告知你們一聲。”
短短幾句話,透露的消息太多了,楊家人先是一愣,反應過來后,面面相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