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私底下碰頭商量了一下,決定聽從夫人的意思,暫時不告訴老爺此事。
接下來幾天,秦秋婉得知陳家夫妻又再和別的幾個富商接觸,沒幾天就定了親。那商戶不如譚府富貴,但能夠和陳府結親,絕對算是高攀。
天氣漸漸炎熱。
轉眼到了四月底,城里的縣試開考,這件事情從來沒有人在賀玉娘面前提及。
這是譚啟郎第三次參加縣試。
秦秋婉打聽好了日子,特意在午后上門去接。
縣試的地方由后衙改建,知府大人不止要管轄下各種不平之事,也要管各處的橋和道路,但朝廷撥下來的銀子有限,許多時候得自己想法子。
知府劉大人上任五年,還從來沒問商戶伸過手,他是個有心的,但凡碰上縣試,衙門就能大賺一筆。
他將縣試大門外的地段分開,層層遞進,想要靠近門口,就得付銀子。
門口處最貴,得花十兩一人。
且名額有限,只能容納十多人,更遠一點的地方,便只收五兩,最外層不收銀子,距離縣試門口,也不過百米開外。
總之,賺的就是那些不差錢的人的銀子。
秦秋婉身為譚家主母,根本就不是缺銀的人,她帶著身邊丫鬟和長安,拜托燕夫人直接付了三人的銀子,得以到門口去接。
先帝時,商戶不可參加科舉,不過,當今皇上登基之后,很快就頒下律法,商人也可參加。站在這門口的,也就是城內幾家富商。
秦秋婉站在馬車上,和邊上的趙夫人閑聊,另一邊,三位老爺也在低聲議論。
趙夫人看了一眼堵得滿滿當當的門口,道:“應該就咱們幾位了吧?”
秦秋婉不接這茬:“不知趙公子這一回可有把握?”
趙夫人擺擺手:“今年只是試試,反正他才十四,咱們不急。聽說有的人考到了五六十歲才中一個童生……只要他能在三十歲之前得中童生,我就很滿足了。”
話不能說得太滿,得謙虛。
她又笑著問:“譚公子這一次如何?”
秦秋婉沒有回答她,而是看向了路口。
那里又有一陣騷動,中間分出一條道來
,一架紅色繡牡丹的馬車緩緩過來,一看便知是女子所用。
趙夫人順著她視線看去,嘖嘖搖頭:“有點擠。”
她自然是不敢說大人斂財太狠,只一句話后,再不愿多說。
馬車走到近前,簾子一掀,率先跳下來的人是胡敏依,她還抱怨:“郊外過來也太遠了,咱們擠一路,險些沒趕上。”
緊接著,馬車里下來一位著紅色華貴衣衫的夫人,正是煙雨。
她下了馬車后,沒看守在門口的人,而是盯著緊閉的后衙:“還有多久?”
秦秋婉笑盈盈上前:“敏依,我還以為你不會來。”
聽到熟悉的聲音,胡敏依身子一僵,一瞬間心亂如麻,腦中一片空白,緩緩回頭,當看清面前的人當真是自己名義上的婆婆時,頓時心跳如擂鼓。她失聲問:“母親,您怎么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