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后,您別太擔憂,如果朝堂上有變,我會立刻想法子。”
事到如今,也只能見招拆招。
先觀察一下幾位兄弟和朝臣對此的反應,才好想出應對之策。
“天色不早,我要出宮了。”豐王站起身:“我把綿綿帶回去,親自看著她。”
皇后欲言又止。
兒子事務繁忙,哪兒有空盯人?
再說了,把人放在宮中,就在她的眼皮子底下,晾甘綿綿也翻不出風浪來。
豐王卻已經打定主意,假裝沒看見皇后神情,起身就走。
馬車里,夫妻倆相顧無言。
豐王面色沉沉,很明顯心情不太好。
與之相對的,秦秋婉卻心情愉悅,她繞著頰邊的發,好奇問:“你以前不是最喜歡我這樣打扮嗎?怎么這會都不正眼瞧我呢?”
豐王掃她一眼:“無論你裝得多像,你始終都不是她。”
秦秋婉失笑:“這世上那么多的美人,你又何必執著于她?”
豐王閉上了眼,明顯不欲多說。
馬車在宮門外停下,此時夕陽西下,秦秋婉掀開簾子,就看到了夕陽映照下的殷世安。
“殷大人,你又來找太醫嗎?”秦秋婉笑著囑咐:“最近天氣變化快,殷大人可千萬要保重身子。”
殷世安對著二人一禮:“多謝王妃關懷。”
這些話本身沒什么問題,甘綿綿身為儲君之妻,如此囑咐有功之臣,本就是有意拉攏。
可豐王就是覺得心里不舒服,一把放下簾子:“回府。”
皇后那邊并沒有閑著,很快找來了楊夫人。
楊夫人并沒有拒絕,積極籌備認親之事。
當下認干親分為幾種,有些名為干女兒,實則是養來拉攏各官員的丫頭,還有的純粹是疼愛,養在身邊解悶,就當是一個庶女。還有一種,就是正經把姑娘的名字寫上族譜,當做正經親戚。
楊夫人認的,很明顯是后一種。
這可是未來的皇后,皇后出自楊家,對楊家有益無害。
此事辦得快,選的日子還在豐王納妃之前。
認親那日,剛好是七月七。
秦秋婉身懷有孕,表示自己不能勞累,認親之事一切從簡。
楊家那邊不敢不從,只打算去祠堂告過祖宗,干女兒再給楊家夫妻敬上一杯茶,就算禮成。
認親當日,豐王陪著她一起。
楊家對于此事很是重視,就連出嫁女都全部召了回來,門口上上下下百余人迎接,簇擁著二人往里走。
楊鄢雨也在其中。
在所有人的目光中,秦秋婉敬了茶,只等著用完午膳,就可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