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秋婉回到鳳寧宮,先是睡了一覺。午后時,太后又過來了。
從皇上登基那時起,秦秋婉就沒有天天去慈寧宮請安……甘綿綿記憶里的婆婆不是個好相處的人,如果可以的話,她一輩子也不想看到婆婆。
秦秋婉也不想聽太后嘮叨,便三五天才去一次。
剛睡醒的人沒什么精神,太后看在眼中,很是擔憂:“皇后,你身子可有不適?”
秦秋婉隨口道:“勞您掛心,我一切都好。”
太后追問:“哀家聽說,你今日去了長春宮門口,還剛好撞見皇上去瞧那人?”
“是有這回事。”秦秋婉并不隱瞞。事實上,太后已經找到了這里,就已經知道了真相,她壓根不用說多余的話。
“那女人就是個不安分的。”太后恨恨道:“可恨我那些年里沒有看出豐兒的心思,否則,我一定把她給遠遠打發了!”
秦秋婉提醒道:“淑妃和茹妃當時也看到她了,皇上還承認了她的身份,且明言要把人留下。”
太后確實已經知道此事,再次聽皇后提及,還是氣得胸口起伏。
“他太任性!”
秦秋婉滿臉不以為然:“母后,堵不如疏。與其死命攔著,還不如任其發展,皇上貴為天下之主,身邊多的是美人,興許,用不了多久就把她給忘了。”
太后也明白這個道理,可問題是,皇上把臣妻留在后宮,這事情好說不好聽啊!
她也沒有多說廢話,讓人去找了兩位嬪妃去慈寧宮。
打算跟她們好好聊聊,這事兒要是被成王給發現了,怕是不能善了。
太后動作已經很快,可還是快不過康媛媛。
她在回宮之后,立刻就讓人給家中送了消息。她想法簡單,如果楊鄢雨留在宮中,興許沒有她的出頭之日。
就算是他日楊鄢雨會失寵,等到了那時,她也已經人老珠黃,和那些鮮嫩的新人完全不能比。
所以,楊鄢雨不能留。
御史得知此事,也覺得為難。
女兒還在宮中,他要是直接規勸,皇上怕是會厭棄了女兒。
康御史和女兒的想法一樣,于公于私,皇上都不能把臣妻留在后宮。只是這逼迫的人……不能是他!
心里有事,剛好有兩位妾室前來找康御史做主,他滿心煩躁,便自己出了門。
到了街上,康御史胡亂轉悠著,忽然聽到身后有人喚,回頭一瞧,看到是殷世安主仆二人。
“殷大人。”
殷世安看到康御史,好奇問:“康大人,都這個時辰了,您怎么還在外頭?”
康御史擺了擺手:“閑來無事,四處轉一轉。”
殷世安伸手一引:“能夠碰上也是緣分,咱們一起去喝杯酒?”
之前殷世安在修建黃河堤壩一事上立了大功,黃河周邊的百姓對他頗為追捧。先帝臨終之時,叫到跟前唯二的大臣就有他一個,并且,新帝登基之后,對他也頗為倚重。
這樣的情形下,殷世安主動相邀,康御史傻了才會拒絕。兩人進了酒樓坐下,酒過三巡,都有些微醺。
殷世安主動詢問:“剛才我看康大人有些心不在焉,是遇上了煩心事嗎?”
提及煩心事,康御史看向面前的殷世安……面前這位年紀輕輕就以身居高位,或許,他能逼得皇上把人送走。
這么想著,康御史起身關了窗戶,用只有兩人聽得見的聲音道:“那位護國公夫人是假死,如今就在后宮之中。皇上對其很是寵愛,似乎要把人留下。殷大人,你應該也聽說過尚書府門口發生的事,咱們這位皇上當初娶身份不高的皇后,正是因為皇后的容貌和護國公夫人相似……這……還未出孝期就出了這種事,皇上若繼續肆意妄為,非百姓之福啊!”
“我倒是想勸,但我女兒那邊……有些話,實在不好說出口。殷大人,不知您可愿規勸一二?”
殷世安沒有答應,只道:“容我回去想一想。”
稍晚一些的時候,康大人又得到了女兒送回來的消息。
就連宮中的太后都知道此事,并且,太后是不贊同皇上的做法的。
康大人一瞬間只覺得后怕不已。
連太后都勸不動的事,他要是湊上去勸,那就是自尋死路!
他又想到了得知消息的殷世安……太后都勸不動,這些朝臣湊上去,下場可想而知。
康御史下意識就想把實情要告知殷世安,可將下人喊進來后,又住了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