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承認,自己是個暴戾的人。
但這天底下的有些人,就是不服勸,非得殺到他們怕才愿意聽話。
但是,這被人污蔑的滋味,實在是不好受。
曾經還是豐王時,午夜夢回之際,他想楊鄢雨想得狠了,偶爾也會想著等到自己登上帝位,非得從護國公手中把人搶回來不可,他要是不識相,就殺了他滿府上下!
可那也只是想而已。
如果真的有那一天,皇上不一定敢這么做。
幾代護國公護持了關外百姓百年,是朝廷的肱骨之臣。沒有足夠的理由,是不好殺的。
若是護國公真的做了什么不好的事,身為帝王該罰就罰,可若是為了一個女人。楊鄢雨威脅護國公的這些話要是傳了出去,他這個新帝……還有名聲在?
皇上放著身側的拳頭捏得緊緊,手背上青筋直冒。
楊鄢雨察覺到他的僵硬,心里愈發害怕,顫聲道:“你生氣了?”她急忙哭著解釋:“我……我太思念你,太想和你相守……所以才說了那樣的話……我知道錯了……你要是覺得麻煩……就把我交回國公府,或者,你干脆殺了我一勞永逸。”
皇上沒有說話,明顯還在生氣。
見狀,楊鄢雨從他懷中掙脫出來,哭著道:“我也沒想到會給你添這么大的麻煩……我從來都只是想和你在一起,沒想給你添亂……不用你動手,我自己去死。”
說著,她飛快爬起身,朝著一旁的柱子上狠撞過去。
動作和神情都很堅決,皇上大驚失色,下意識伸手把人拽住。
楊鄢雨被他攬入懷中,卻還是不肯消停:“我闖了大禍,你讓我去死……今生無緣做夫妻,我在奈何橋上等你,等來世,我一定不再嫁給別人……”
她尋死的態度決絕,皇上見狀,也領了佳人寧愿死也不要給自己添麻煩的這份心意。當下感動不已:“人活著才有希望,我方才就說了,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小坎,跨過去就好了。總會有辦法的。”
他把人抱到床上:“你歇一會兒,其余的交給我。”
與此同時,太后也知道了護國公回來之后發生的事。這會兒正趕往朝華殿,得知皇上不在,又一路尋著趕到了長春宮。
她想要進去訓斥楊鄢雨這個罪魁禍首,皇上卻攔著不讓。
母子倆在長春宮外吵了起來。太后又急又怒,吵鬧過后,又按捺住性子耐心勸說。
“也舍不得讓她死,那就先把人送走,躲過了這個風頭再說。”
皇上負手而立,沉聲道:“朕是天下之主,誰敢威脅朕?”
語氣里已經帶上了殺意。
太后呆住了。
“豐兒,你瘋了嗎?”太后聲音都有些發顫:“護國公府幾代忠良,你……”
皇上面色漠然,對于太后的勸說不為所動。
另一邊,成王直接趕去了護國公府。
護國公不愿多說,想要送客。
可成王不愿意走,磨纏了半晚上,從朝堂上的事兒說到百姓,舉出種種例子,就是要讓護國公開口。
“國公,這人無論是誰,只要做了無視綱常倫理之事,往回只會越來越過分。”成王苦口婆心:“皇上已經錯了,咱們身為朝臣若是擔憂自己性命不敢勸說,往后皇上只會變本加厲。到得那時,苦的就是這天下百姓。你護著邊關是為百姓,如今指認皇上,也是為了百姓啊!”
護國公面色漠然:“微臣一介武夫,只會打仗,想不了太多復雜的事。能夠護著邊關百姓,不墮祖宗威名便足矣。”
言下之意,皇上做得好不好,是不是暴戾,都與他無關。
事實上,護國公心里并不是這么想的。
某種程度上來說,他有些贊同成王的話。
皇上做得不對,身為朝臣確實該勸著……可是,他不是一個人,護國公府上下一百多條人命。他跑去勸說皇上倒是痛快了,這些人死得多冤?
再有,邊關已經在護國公府手中守了百年,關外虎視眈眈。他要是出了事,邊關可能也會出事,到時候,邊關百姓的性命難保,他手底下的那些將士拼命抵御外敵,也會有傷亡。
他不能出事。
所以,當初聽楊鄢雨說了那樣的話,他沒有多想便把人送回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