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長春沒有后悔。
但是,他們母子確實是想反悔。
趙母看她沒有想回頭的意思,一心只想著做生意,便也不在兩人和離之事上多言,道:“你這么缺人手,回頭我辭了活計來幫你。”
秦秋婉頭也不抬:“小本生意,沒什么賺頭,請不起人。”
聽到這話,趙母想說把那個大娘辭了,由她來幫忙,誰知還沒開口,就聽到兒媳淡然道:“就算缺人手,也不會請你們趙家人。”
秦秋婉語氣淡淡:“咱們兩家再無關系,以后還是不要來往的好。”
趙母:“……”
趙長春沒有開口。
趙母暗地里掐了兒子幾把,他還是沒反應。
沒說上幾句話,母子倆就被攆走。也是因為兒媳端著的那盤飯太香,看得人直咽口水,兩人實在餓得慌。再留下去,要丟人了。
出了食肆,趙母滿臉恨鐵不成鋼:“長春,你怎么這樣不聽話,你是想氣死我!”
趙長春沉默下來。
不知道是不是太餓的緣故,剛才他看到張苗娘手里的那碗飯,其實有點后悔。但是,身為男人,哪能出爾反爾?
趙母想要勸回兒媳無果,其實她也看得出來,張苗娘已經鐵了心不想回頭。可她就是不甘心。
母子倆先吃了一碗面,趙母又找去了張家。
張家夫妻倆也幫人干活,他們年紀較大,干不動扛貨之類的活,只能往輕省的活計里選。和幾個孩子感情不深,夫妻倆也機靈,找了一個糧倉守著,一人守門,一人打掃,平時自己做飯,除了住的地方不同,就跟自己在家差不多。
趙家人都忙,除了逢年過節之外,兩家人從沒湊到一起過。就算是偶爾見面,也是來去匆匆。
趙母找上門時,張父正在陰涼處午睡。聽到有人喊,他拿開頭上的草帽,看到母子二人,先是愣了一下,隨即飛快起身:“親家母,趕緊進屋坐。”又揚聲喊:“他娘,親家母和長春來了。”
見狀,趙母的心一定。
就沖著張家夫妻這番態度,應該是不知道兩個孩子和離的事。之前她一個人使力,確實艱難。
如果有張家夫妻幫忙,兩邊都撮合,就要容易得多。
幾人坐下來,趙母端著茶水,嘆了口氣:“我那邊也挺忙,要不是出了事,也不會來麻煩你們。”她把之前發生的那些事說了。在這期間,刻意隱瞞了林窈佳做的事,只說張苗娘誤會了兒子和林窈佳有私情,這才搬了出去,鐵了心和離。
張家夫妻第一回聽說這些事,面面相覷過后,都有些坐不住了。
和離這中事,在當下就和人命案一樣稀少。但凡出現一件,都會被人翻來覆去的議論。
只因為一點誤會,多年夫妻就此分開,這怎么行?
張母這份活計,走開一天半天都不要緊,也不用跟誰告假,當即起身:“親家母,我跟你一起去勸。”
糧倉得有人守著,張父去不了,囑咐道:“苗娘若是得空,你讓她回來一趟。我們好好聊一聊。”
說實話,張苗娘對雙親感情一般。從小到大,夫妻倆都忙著在外干活,見兄妹幾人稍微懂點事,就一一送去各處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