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人的慌亂在翌日早上秦秋婉要回娘家時達到頂峰,馬車都出了府門,胡家婆媳攙扶著跌跌撞撞跑來:“秋婉,先等一等。”
車夫怕摔著老太太,下意識勒停了馬兒。
兩人追上前,累得氣喘吁吁,胡母焦急問:“我記得你上旬才去過。你這又要回去,是不是安定侯府出了事?我們這一家人,無論大小事都好,你千萬要告知我一聲。”
對于別人來說,秦秋婉幾天前才見過雙親,可于她自己,已經幾輩子沒有見過爹娘,甚是想念。
秦秋婉毫不客氣的反問:“沒出事,我就不能回去嗎?”
胡母算是看出來了,兒媳對她很不滿,之前還能強忍著,昨天到今天就真的毫不掩飾。
當今以孝治天下,她身為高官之女,更是要以身作則。對待長輩無論心里多不滿,至少面上得過得去。
連面子上的情分都不顧了,要么是真的氣急了,要么……就是不想過了。
后者不太可能,畢竟女子出嫁之后,少有和離的。官家注重名聲,許多人都不能接受女兒歸家。如果是前者倒還好,哄哄就行。
但是,胡母也沒忘記,她這個親家和別人家不同,武將之家也不太注重規矩,尤其疼愛女兒。若秦秋婉當真不管不顧非要回去,安定侯也會答應,若秦秋婉不講究點,直接說出小夫妻倆在池塘邊發生的事。只怕安定候還會打上門來接人。
這怎么能行?
胡母越想越不放心:“你若真想回,我陪你一起。”
邊上胡老太太想法跟兒媳差不多,聞言點頭贊同:“成親之后回娘家本就該小夫妻倆一起。揚風還在病中,就讓你娘陪著,我也放心。”若真想告狀,還能攔上一攔,就算攔不住,也能解釋一二。
秦秋婉似笑非笑:“好啊。”
胡母大松一口氣,不過,她得到消息就趕了過來,身上的打扮有些不合時宜,但此刻也不好開口讓兒媳等,萬一兒媳不愿意等直接讓她回去怎么辦?
她咬了咬牙,爬上了馬車。
安定侯府位于東街,這邊靠近皇宮,并不是有銀子就能買到,大部分都是皇上所賜,一路上,秦秋婉閉著眼睛假寐。
胡母好幾次開口,想要探一下兒媳的口風,可兒媳一言不發,胡母也摸不清兒媳的想法,心中愈發擔憂。
到了侯府,胡母試探著道:“秋婉,你爹娘年紀大了,有些事情還是不要告訴他們,免得他們為你擔憂。揚風確實做錯了,但他跟我說,他那是不小心。等他養好了身子,我讓他給你道歉……”
說話間,馬車進了府門。
秦秋婉并不表態。
胡母一顆心提到了嗓子眼。
侯府得寵的姑奶奶回來,下人奔走相告。秦秋婉剛到主院門口,侯夫人就領著兩個兒媳婦出來,看到她后,握住她的手上下打量:“近來可好?怎么事前也不說一聲,我們好去接你啊。”
秦秋婉貪婪地看著面前的母親:“娘,我好想你。”
侯夫人以為她撒嬌。
胡母卻嚇得魂飛魄散,以為她要告狀:“秋婉一早就說要回來,我有些不放心,才跟著一起。來得唐突,親家母別見怪。”
侯夫人掌家多年,和人寒暄已經成了本能,當即就笑了:“秋婉任性,親家母平時多擔待。若她有做得不對的地方,你盡管來跟我說,我教訓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