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手下近五百騎兵,其中一半是蒙韃。
李自成轉頭看他一眼,調侃一句,“去年是誰在大邊外面說,草原上自在好過,老子才不投降”
辛思忠瞪大眼睛,滿臉不可思議,“這那你我”
草原上一點都不好過。
如果秋天南下打草谷失利,冬天寒風凜冽,牛羊再嗝屁著涼,他們來年只能等死。
牧民們雖然養牛羊過活,可并不能放開了大口吃肉,烤全羊是奢侈。
“我等貧夷,但逢節殺一羊而已,殺羊亦必數戶迭為主,到而分之,以是為一年肉食之候”
逢年過節了才能殺一頭羊,還是各家一起分著吃。
牧人日常吃的是乳制品,以及靠打獵、收集野菜野果等度日。若有意外死亡的牲畜,那就相當于過年了。他們到了冬天實在打不到獵物才殺羊吃。
和內地有地主、佃戶一樣,蒙人也多是給老爺們放牧,自己沒有牛羊。
一千畝草原能養活幾個人一百畝農田養活幾個人根本不能比。古代人如果有選擇,傻子才去游牧。關于蒙人的悲慘生活咱以后再談。
所以說蒙韃和明軍是菜雞互啄,兩幫吃不飽的奴隸兵能有啥戰斗力。
辛思忠實在想不通對方如何得知他的來歷,甚至詳細到連說過的話都清楚。
他撓了撓頭,“大統領”
李自成爽朗一笑,“好好干往后少不得你建功立業。”
此時官軍騎隊緩緩退卻。
李自成也不追擊,從路口拐進山溝。
革命軍一口氣跑了三十里地才停下修整。
能不趕緊跑么。可以不懼苑攀龍,被賀虎臣的大隊攆上就遭了。1六年與林丹汗戰,陣亡。
前面幾仗要先撿軟柿子捏,給革命軍提振下士氣,之后才好攻堅。
等打頭的偵騎找到宿營地,大隊再次啟程。
行十里,大隊一分為三,各進一個村子扎營。
每個小村子頂多一口水井,要是全軍擠一起,人吃馬飲,井都能掏干嘍。
村里只剩老弱,青壯已竄入山林。
文工營出動,宣傳革命軍不殺人,不放火,不奸銀,不宰耕牛,不搶財貨。
各隊又分出一些人幫老鄉挑水、掃院子,遇到困難戶還給送點口糧。村民陸續回歸。
吃飯時,李自成把馬世耀、辛思忠、張能三人招來談了談,隨后讓他們去找李過報道。
午后,新入伙的三支隊伍里有十多人不愿干革命,每人發五兩銀子盤纏,打發離開。
一看到真給錢,那幫人里又有五六十個要退出。
馬世耀、辛思忠、張能三人臉拉的老長,李自成干脆把他們圈到一起,讓李過去各隊再次調查。
馬、辛二人心里開始打退堂鼓。
張能勸道“老話說得好,人比人氣死人。你看看大統領的隊伍,再想想神一魁那幫人”
一通唾沫橫飛,那二人才安下心。
最后總共有一百多人不愿留下,還有幾十個不適合當兵,一概給銀遣散。
但是馬不能牽走,給原主折錢。
反正李土豪銀子多,但是糧草只夠一個月了。
下面往哪去理清頭緒才好做決定。
等到二月份時,神一魁約了蒙古人擊退明軍。
但蒙韃子進保安城后會“大掠而去”,神一魁只能棄城突圍。
所有蒙人的軍紀都不行,不單是河套蒙人。
己巳之變,皇太極入關時就知道喀喇沁和土默特軍紀不好,所以特地說“爾等隨我出征,遇明人拒我者當誅之,有殺明降民掠其衣服者,乃我之敵也,必斬無疑”
然后打到遵化時,皇太極發現喀喇沁實在難以約束,把他們攆回了老家。人家在路上繼續搶,搞得皇太極怒的不行,“此不誅何為”
畢竟是盟友么,哪能全誅呢,意思下再趕走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