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清楚底細的后人看古書肯定會一頭霧水,就如同蔣光頭成了空一格或者常申凱一樣滑稽可笑。
朱元璋為了所謂避諱,把“元來”改成“原來”,簡直過敏。
元代及之前歷代銅錢上有“元寶”、“重寶”字樣,老朱鑄幣也舍棄“元”、“重”字,一律用“通寶”。
為啥把“重”也舍棄了因為老朱原名朱重八。1
說完避諱中的避帝王,再看
避長官,“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避圣賢,丘姓被改成“邱”。2
避長輩杜甫母親叫海棠,所以他就不寫海棠詩;他爹叫杜閑,他詩中沒有閑字。
高陽鎮家家戶戶閉門,街道冷清。
李自成沒有過多騷擾當地,只叫開幾家商戶高價采買了些草豆。
現在革命軍有馬匹驢騾兩千出頭,喂飽這些大牲口不容易。連平日行軍都舍不得騎馬。
晌午歇息一個時辰,大軍繼續出發。
李自成往前一指,“趙兄,堯山名勝之地,萬不可錯過。當去游覽一番。”
趙勝有些看不懂了,忍不住說道“兄弟,咱們已經耽擱了好幾天,你說整隊吧我沒意見。那眼下為何不直插蒲城豈不是讓對方有了防備恕趙某愚鈍,望兄弟明示。”
李自成神秘一笑,“老哥等著分錢糧就是,小弟心里有數。”
趙勝無奈。
堯山是關中名山,平原中突兀的橫亙一脈,西南東北走向,總長約三十里。
“昔堯時,洪水為災,諸山盡沒,唯此山若浮”,得名“古浮山”。又因堯王在山上治水有功,后稱其為“堯山”。
山上青山疊翠,古柏盤崖,泉清如鏡,奇石遍山,殿宇古樸典雅。歷代石碑林立,摩崖題刻述古,文物古跡甚多。
遍山有唐代所植柏林約兩三百畝,總數不下三四十萬棵。
堯山山門建有兩層樓閣,一對雄獅橫臥兩邊,氣勢肅穆壯觀。
門前正中地面鋪設一塊長方形石頭,叫作“世面”。就是常言“你見過世面沒有”的“世面”。
堯山祠廟群立,古樸典雅,唐宋風格,十分壯觀。
傳說中的“堯山圣母”,屬堯王之女,能呼風喚雨、祛病助產,從善扶正,解憂排險。后被皇帝敕封為“靈應夫人”。
唐太宗李世民也曾“狩獵于堯山”。
蒲城境內的五座唐陵就有四座依堯山盤居。
李自成、趙勝游山玩水,看罷“靈應夫人”祠后,又站上極頂南望。
平野遼闊,太華崢嶸。
趙勝不禁感慨,“堯山可稱蓬萊仙境。”
“仙境”二十里外就是蒲城。
蒲城縣,九里三,出了北門是北關。城門樓子高又寬,旮里旮旯都是磚。北寺寶塔窩了尖,南寺寶塔戳破天。
城里兩塔如奇峰突起,似雙劍插天,相互輝映,蔚為壯觀,即便在二十里外也能一目了然。
“蒲城縣,我來了”
傍晚前,大軍行至棗園村。
扎營時,偵騎來報,縣里出雜兵千余。
李自成不慌。
蒲城西北一百二十里是金鎖關;西南一百八里是西安;東南一百三十里是潼關;俱為重地。
然而,附近一帶的官軍幾乎沒有機動兵力了。
等文書往來,調兵遣將,官軍來圍剿,李自成最少有二三十天的富裕時間。
至于蒲城出來的那千余雜兵,應該是武舉人帶的團練。也即鄉勇。不足為慮
李自成先遣左哨、右哨分走兩側,斷他后路。稍后又讓偵騎給武舉人射書一封。
王文昌展信一看這緣分像一道橋,旌旗飄啊飄。你想走,就請立馬抽刀3
“這亂七八糟寫的什么幾把玩意兒流賊果然就是一泡狗屎”
王文昌一抬手,“左右傳我將令,列陣,剿滅流賊”
他把革命軍當成一般“流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