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而言之,在巫妖王張獻忠開始因為戰局不利遷怒于民的時候,大西僅龜縮在川西一隅,又怎么可能在全蜀進行濫殺
魯迅先生說“他其實是別有目的的,他開初并不想殺人,他何嘗不想做皇帝。后來知道李自成進了北京,接著是清兵入關,自己只剩了沒落這一條路,于是就開手殺,殺他分明的感到,天下已沒有自己的東西,現在是在毀壞別人的東西了,這和有些末代的風雅皇帝,在死前燒掉祖宗的書籍古董寶貝之類的心情完全一樣。
他還有兵,而沒有古董之類,所以就殺,殺,殺人,殺但他還要維持兵,這實在不過是維持殺。他殺得沒有平民了,就派許多較為心腹的人到兵們中間去,設法竊聽,偶有怨言,即躍出執之,戮其全家。
以殺治兵,用兵來殺,自己是完了,但要這樣的達到一同滅亡的末路。我們對于別人的或公共的東西,不是也不很愛惜的么所以張獻忠的舉動,一看雖然似乎古怪,其實是極平常的。”
張獻忠也許殺了十萬川人,也許二十萬或者更多但說他是唯一的“屠蜀狂魔”并不恰當。
他手下的劉文秀后來再次入川時,“蜀人聞大軍至,多響應。于是,重慶、敘州諸府縣次第皆復。吳三桂迎戰輒敗,斂軍以奔,趨保保寧。”
如果張獻忠把四川殺得雞犬不留,為什么劉文秀打回來時,四川百姓不僅沒望風而逃,居然還敢群起附逆,抗拒我大清的天兵
明末四川人口銳減,其實從萬歷時期就開始了。
土司楊應龍、奢崇明、安邦彥之亂接踵而起,持續數十年,全川大亂,傷亡枕藉。“白骨山積,營壘丘墟,室廬空曠,夷氛獨橫。”余波直到崇禎年都沒有完全平息。
而且張獻忠死后,四川還抵抗了清軍十幾年。那可不是亡靈大軍在抗韃。
所以,頂多算一九開吧,天災領主張獻忠殺了一成,絕不能再多了。
可能被殺的其中又有半數是在古代那種形勢下的正常死亡,兩軍交戰,哪有不死人的為了節省糧食,殺俘都正常。
所謂屠戮無辜也不是閑著沒事殺著玩。主要目的有三震懾反抗者搶劫錢糧牲畜搶女人。
當然了,這三條理由也沒什么光榮的,不洗地。
最后,張獻忠上前線觀察敵情,被清軍一箭射死。死的和李自成一樣令人無語。
都是大帥級別的梟雄人物,手下仍然有數十萬大軍,你們死在兩軍陣上能理解,陰溝里翻船實在是
歷史上翻船的多了去了,看個國外例子
迦太基大將漢尼拔大戰騾馬執政官馬爾凱魯斯,雙方勢均力敵。漢尼拔怎么整也打不敗“羅馬之劍”馬爾凱魯斯。
馬爾凱魯斯之于漢尼拔,就好像卡爾大公之于拿破侖,打不死甩不掉。
有一天馬爾凱魯斯外出視察地形,遇上了漢尼拔的斥候,就死掉了。
漢尼拔怎么也不相信那么大的對手就這么輕易被斥候殺死了,可事實勝于雄辯,就是死了。
后續,漢尼拔還是尊重對手的,把馬爾凱魯斯火化后盛在金盒,讓手下給羅馬軍送去。
結果,手下們在半路上對金盒起了覬覦之心,互相爭奪中把骨灰撒了
回過頭來再看下原歷史線崇禎十二年之后張獻忠等農民軍戰績
1639年7月,張獻忠、羅汝才左良玉,農民軍勝。
1640年2月,張獻忠左良玉、張令,官軍勝。
1640年3月,張獻忠賀人龍,官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