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三大營是中秧軍,內衛京師,外備征戰。分別為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
“五軍營”是步、騎混合“三千營”是騎兵“神機營”是火器部隊。
明末時三大營共有戰兵約名,直接統領官叫總督京營戎政,當前由司禮秉筆太監、東廠提督曹化淳擔任。
曾幾何時,京師三大營揚威大漠,立馬燕然。可惜也就數十年之后,京營就腐化了,成了戰斗力只有五的渣渣。
很快,三大營被蒙人虐、被滿人虐、被農民軍虐,人見人虐。三大營淪落的背后到底是廟堂的扭曲還是江湖的淪喪
噢,現在還沒被農民軍虐,不過馬上就要開始了。
明末一位總兵官出征,麾下滿編理論上應該有7500人,其中直屬1500兵副將帶領3000兵,其中直屬1500兵參將帶領1500兵游擊600兵備御300兵。
可見,其實明軍編制和后金很相似。后金本來就脫胎于明軍,不光編制,連軍服、裝備等都差不多。
實際上明末大伙穿的都差不多,反正不看旗幟你都分不大清楚闖軍西軍明軍清軍蒙軍。他們唯一的區別就是頭頂,蒙軍是蘇魯錠明軍是避雷針清軍避雷針農民軍比較雜。
當然,不論明軍、清軍、蒙軍、農民軍,有頭盔的都算是精銳,一般雜兵是沒有裝備的,他們僅戴個氈帽或者直接用布包頭。
元朝軍隊的頭盔上出現了“櫻槍”,就是大家俗稱的“避雷針”。不過,元朝時期的櫻槍還比較短,沒有明、清那么高。
至于“避雷針”的作用,一是顯得軍容威武再一個是上面會有一簇不同顏色的羽絨作為裝束,可以直觀的區分部隊所屬和士兵身份。
此次總兵王樸帶領的6000京營兵,其中有騎兵1500,車兵1500,步兵1500,火器兵1500人。
他們的戰斗力先不說,起碼盔明甲亮、軍容齊整。
副總兵倪寵先行帶著600騎兵過河警戒,向四周撒出了偵騎。
某個選鋒把總帶著十來騎一路往北偵察,正好和劉宗敏打了個照面。
“別讓他們跑了,跟我沖啊”
劉宗敏抽刀吆喝一聲,當即拍馬向前。
苗歸農先派人回去報信,然后只能率隊跟上。如果讓對方提前跑回去報信,那就真打草驚蛇了。最好能把明軍的哨探全部消滅。
明軍把總又不傻,雖然不清楚對面的來頭,謹慎為大,掉頭就跑。
一個追一個跑,雙方都有馬,哪那么容易攆上。
“嗖咚”
那位選鋒把總邊跑邊放出一支竄天猴,在半空炸響。
苗歸農眼看不好,大喊了一聲,快馬加鞭想湊到劉宗敏跟前勸一勸。不料劉爺同樣開始加速,繼續猛追前敵。
苗隊長心碎了。前頭別人跟著劉宗敏就是沖進城池立功,輪到自己卻倒了大霉。
“劉哥劉哥”苗歸農喊破了嗓子。
劉宗敏不管不顧,繼續蒙頭追擊。
雙方相隔半里地時,明軍大隊騎兵出現在遠方。
“入你嗎嗎的比”
劉宗敏大罵一句,勒轉馬頭開始向西跑。
苗歸農帶隊跟上。他心里總算松了口氣。行蹤已經暴露,突襲未必能成功,眼下只希望能把明軍騎兵引開。
兩幫人馬逐漸跑遠了。
等李自成收到信,率領大軍趕來,明軍已經在河邊列好了陣型。
缺月陣。背后靠河,外圍半圓形一圈車營,車上有弗朗機炮,還有虎蹲跑幾十門、盞口將軍炮三十門。后面又有火器營兵們端著三眼銃、鳥銃等槍械。陣里還有大隊騎兵。
“武備充分啊”
李自成愁的不行,不敢輕舉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