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原本是跟張宗衡扯閑話,胡亂調侃一下。
不過他說完之后再琢磨,給崇禎當女婿也許真的有一點點可能性
“老張,大順現在呢實力有限,別人還只當我是個流賊。但你們這些跟我打過交道的應該能想明白,大順的前途是光明的,有盼頭啊。如此,你覺得將來皇上會不會有和親的念頭”
“開個玩笑就過去了,你還真那么想啊怎么可能”
“我跟朱由檢聯姻之后雙劍合璧,天下無敵啊。”
“人不要臉,天下無敵。”張宗衡腹誹了一句。
他又開口道“臭漢、臟唐、搓比宋,我大明不和親、不納貢、不稱臣。大統領,你還是不要癡心妄想了。”
“我可不覺得,叫門天子那是歷朝歷代獨一份啊”
“”
張宗衡一想,那確實夠屈辱的。所謂天子守國門啊
李自成道“人的下限遠比你能想象的還低。他老朱家干的齷齪事還少么還是那句話,你認為不可能的事情,只是因為我的實力暫時不夠。
國人的性情總是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說在這里開一個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愿意開天窗了。
老張,你記住一句話,誰掌握了現在,誰就掌握了過去;誰掌握了過去,誰就掌握了未來。
皇帝輪流轉,他朱元璋可以坐天下,我趙德勝為什么不能”
張宗衡猶豫道“說句不中聽的,我朝太祖之功績,你不好比吧那可是驅逐胡虜,恢復”
李自成笑,“呵呵,他也就那樣罷了。平時人模狗樣,一旦爬起樹來,半路上就會露出自己紅紅的屁股”
在給元世祖的祭文中,朱元璋是這樣頌揚元朝的統治
“惟神昔自朔土來主中國,治安之盛,生養之繁功,被人民者矣。”
“如予父母生于元初定天下之時,彼時法度嚴明,使愚頑畏威懷德,強不凌弱,眾不暴寡,在民則父父子子夫夫婦婦,各安其生,惠莫大焉”
“朕本農家,樂生于有元之世”
這舔的好不好那你為啥子造反作亂呢
老朱對自己造反的行為辯護
“昔者朕被妖人紅巾軍逼起山野。”
“朕本淮右布衣,暴兵紅巾軍忽至,誤入其中。”
“元綱不振乎彼世祖之法,豪杰起義領袖何有乎仁良也沒什么好東西。”
“元政不綱,天將更其運祚,而愚民好作亂者興焉。”
朱元璋修編的元史,他叫劉福通為妖人,紅巾軍為妖寇,紅巾起兵就是“亂”,“反”,元軍攻打紅巾軍居然為“討”。
果然是屁股決定腦袋造反成功,當了皇帝后才發現起義軍都是王八蛋,你們沒事干嘛造反。
最后,朱元璋總結,他認為餓死都比造反強。所以他在大誥里告訴明朝百姓,餓死其實也挺不錯的
“饑謹并臻,間有缺食而死者,終非兵刃之死。設使被兵所逼,倉惶投崖,趨火赴淵而歿,觀其窘于衣食而死者,豈不優游自盡者乎
且昔朕親見豪民若干,中民若干,窘民若干,當是時,恬于從亂。一從兵后,棄撇田園宅舍,失玩桑棗榆槐,挈家就軍,老幼盡行,隨軍營于野外
與官軍拒,朝出則父子兄弟同行,暮歸則四喪其三二者有之
飲食不節,老幼悲啼,思歸故里,不可得而歸。不半年、不周歲男子俱亡者有之,幼兒父母亦喪者有之,如此身家滅者甚多矣。”
總的來說,明太祖朱元璋完全的詮釋了一個合格的帝王應該是什么樣子的,一個合格的帝王是不會被什么條條框框所束縛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