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鐸這下不敢瞎開口了。
李自成寫完之后開口道“老王,我要贊揚你。你能不顧舊文人的舊眼光,敢于走向為工農服務的新路,這是很好的。
不要學那種什么“卅六鴛鴦同命鳥,一雙蝴蝶可憐蟲”的做派,要多去描繪雇工、農人的生活。他們在這個世上占了九成九。
吃著老百姓種的糧食,穿著老百姓做的衣服,住著老百姓蓋的房子,但是卻不去表現他們。試問,那些文人墨客的良心何在
老王,我大順軍是老百姓的隊伍,我大順是為老百姓謀福祉。所以,你這一卷組圖畫的很好,站的立場很好。”
“多謝大統領贊揚,臣惶恐。”老王這下徹底放松了。這一次馬屁拍對了。
李在成又道“說起舊文人啊,他們一向以儒家的經史子集為正統,翻過來覆過去就是那一套。千百年來就是不停給各種注解,落入了“以經解經”、“為經作注”的窠臼,沒有自己的所思所想。這是很不好的。
人怎么能夠沒有自己的想法不要只在四書五經的框框里打轉,要跳出來。先秦時期,有諸子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看看現在,萬馬齊喑,究可哀。
何況就連孔子也曾曰過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王陽明算是個好例子,他創了心學,是一代大家。
然而,心學過于虛無,終究沒把道德哲學升格成價值論。他研究的不是人性,不是人本來的面目、不是人類的共性。他研究的是人如何變成圣人,而不是人為什么是現在這樣。他研究下的人,都是傳統論中最完美的樣子。至于不完美的人要怎么樣對待,那王陽明只能說,給這個人講課,讓他變完美不就好了。
王陽明沒有留下真正意義上的衣缽弟子,于是他的傳人們也大多成了空談之客。
所以,王陽明的學問不具備普世性,終究還是差了一層。
當然,我并沒有看不上王陽明先生,也不是否定王學價值。人家立功立德立言集于一身,千百年后也是一代大家。”
王鐸彎腰謙恭道“大統領所論,發人深省。”
李自成拍了拍他的肩膀,老王頓時感覺渾身的骨頭都輕了二兩,腰彎的更低了。
“老王,就憑你在書法上的本事,將來毫無疑問可以進我大順的翰林院。論品級也只比尚書稍低一些。不過,你可不能放松對自己的要求。我大順朝發展的勢頭一日千里,正是用人之際,你要緊抓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更上一層樓。”
王鐸撩衣擺跪下,“臣此次入京,必潛心苦學,必為大統領效犬馬之勞,為我大順朝建功立業。”
打發走王鐸,張道濬來匯報初步查出來倒賣糧食的事情。
短短兩個月時間,因為那些蛀蟲,大順損失了六七萬兩銀子。
李自成看完調查報告,眉頭皺起。
銀子是小事,他會成倍拿回來。
這個參與其中的人么,別人也還罷了,牽扯到張獻忠的干兒子,這怎么處理
老張現在還是個護短的人,指望他大義滅親是不可能的。那就只能跟他翻臉然后火拼吞并了他的勢力
李自成背著手在屋里踱了幾步,沉思不定。
張道濬見狀,上前進言,“大統領,臣以為,眼前是個好時機”
大順拿下懷慶,正式有了個落腳之處。不過外面包圍的明軍是越來越多了。
雖然跟他們暫時有了默契,但是不可不防。
張道濬認為,不如跟大明朝廷談一談招安的事,當然是假招安,借此迷惑崇禎帝,給自己爭取些發展壯大的時間。
對面肯定不傻,談招安當然會要大順軍拿出誠意。如此,干脆趁機對其他農民軍下手
一石兩鳥
“這個么”李自成聽完之后猶豫了下。
以大順軍當前的實力,把王自用、高迎祥、張獻忠、羅汝才等人剿滅,即便有些不容易,應該也不算很困難。
而且明軍已經形成合圍之勢,那幫家伙們想跑都很難逃脫。
只是
李自成搖搖頭,“現在時機還沒到先把這個年過完再說。”
至于張獻忠兒子倒賣糧食的事情,當然不能坐視不理。再讓他繼續薅羊毛,大順的血都要流干了。
李自成正想著是不是讓高杰先去私下找張獻忠探探口風
張獻忠的請柬先一步送來了。,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